【光伏產業加速回暖 8股有望底部崛起】可關注東旭光電、萬馬股份、隆基股份、海潤光伏、 林洋電子、 陽光電源、特變電工、*海潤、`*ST樂電等9股。
點擊查看>>>個股研報 個股盈利預測 行業研報
我國光伏應用年內或躍升全球第一 關注概念股
在政策支持加強、國內市場不斷啟動的情況下,中國光伏行業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更是加速回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預計,今年新增光伏裝機量約1500萬千瓦,累計總量將達到4300萬千瓦,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光伏應用第一大國。未來2020年則將可能突破1億千瓦、2030年突破4億千瓦,標志著我國走向規模化應用時代。
據經濟參考報10月26日消息,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00億元,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其中,多晶硅產量約為10.5萬噸,同比增長20%;硅片產量約為68億片,電池片產量約為28GW,均同比增長10%以上;組件產量約為31GW,同比增長26.4%。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前10家組件企業毛利率超過15%,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而光伏發電端的增長更是迅猛。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170萬千瓦,分布式光伏625萬千瓦。1-9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990萬千瓦,同比增長161%。其中,新增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32萬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158萬千瓦。
據了解,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和能源局關于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5.3GW,今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
更值得關注的是,可再生能源將在全球范圍內對化石能源發起成本大戰。按照規劃,2015年要實現光伏發電用戶側平價上網,到2025年再擴展到發電側,最終進入平價時代,走向多種多樣的應用,形成“光伏+”的太陽能綠色能源發展新途徑。
相關概念股可關注東旭光電、萬馬股份、隆基股份、 林洋電子、 陽光電源、特變電工、`*海潤、`*ST樂電等。(來源:證券時報)
【個股研報】
東旭光電:玻璃基板業務放量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關注 1:玻璃基板業務持續發力
公司玻璃基板業務自 2014 年起開始大規模放量,不僅營業收入實現高速增長,而且產品毛利率也保持在很高水平,成為公司主要業績增長點之一。自去年完成三條 6 代線量產后,公司募投的其他產線建設也在有序進行,其中第四和第五條產線已經點火,第六條產線預計今年 6 月開始點火,第七和第八條產線正在建設,預計年底可以完成,第九和第十條產線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生產安排。并且,隨著經驗和技術的積累,預計公司新投入產線從點火到量產所需時間較之前將會大幅縮短,因此新產線有望短期內可以開始為公司貢獻業績。客戶方面,公司玻璃基板產品目前仍以京東方、龍騰光電和中航光電子等大陸企業為主,同時也在積極拓展臺灣市場,并且已經開始進入部分客戶認證階段,如果認證通過將會對公司玻璃基板業務起到很好的提振作用。而且,公司已經具備 8.5 代線設備生產能力,產線建設正在規劃中。隨著下游液晶面板廠商不斷向高世代升級,公司 8.5 代玻璃基板建設很好的迎合了行業的發展趨勢,為業務的持續增長增添動力。
關注 2:彩色濾光片提升產品附加值
公司 5 代彩色濾光片(CF)項目投入規模約為 30 億元,今年6 月開始建設,預計產能是 5 萬片/月,主要用于配套旭飛和旭新的 5代線玻璃基板。公司自建 5 代 CF 生產線對于公司發展有兩大好處:第一,公司之前為玻璃基板配套 CF 需要通過委外完成,現在通過自產形式進行配套在有效降低產品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大幅縮短了生產周期,進而提高了公司產品附加值;第二,雖然目前許多液晶面板廠商已經內置 CF 產線,但主要集中在 6 代線以上,因此對 5代 CF 仍有較大需求,所以公司可以通過生產5 代 CF 進入液晶面板光學材料領域,進一步拓寬了公司在上游材料的業務領域,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關注 3:藍寶石和蓋板玻璃業務穩步推進
公司藍寶石業務由控股子公司江蘇吉星負責,藍寶石晶錠使用熱交換法進行生產,目前主要產品是110公斤和165公斤兩種規格晶錠。同時,公司藍寶石襯底產能為每年 400 萬片,并有望在 2015 年擴產至 700 萬片。并且公司已經具備生產供消費電子使用的藍寶石保護屏幕的能力,為消費電子屏幕可能出現的技術變革做好儲備。公司蓋板玻璃業務由旭虹光電負責,產品已經進行送樣認證,客戶主要是國內大型蓋板玻璃供應商。蓋板玻璃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的主要組成部分依然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而且對于國內企業而言蓋板玻璃市場擁有較大的進口替代空間,價廉質優的國產產品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結論:
公司玻璃基板業務已經進入收獲期,并且隨著后續產線的建設完成產能將得到進一步釋放,為玻璃基板業務的持續高速增長奠定基礎。同時,進軍 CF 材料不僅提升了公司 5 代線產品附加值,而且也為公司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豐富了公司液晶面板材料方面的產品結構。最后,公司在藍寶石和蓋板玻璃方面的布局為切入消費電子行業做好準備,鑒于消費電子行業的龐大體量以及潛在的進口替代空間,公司相關業務未來業績可期。我們預計公司 2015 年-2017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 46.33 億元、61.82 億元和 78.70 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 11.21 億元、14.46 億元和 17.87 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 0.42 元、0.54 元和 0.67 元,對應 P/E 分別為 30.47 倍、23.61 倍和 19.11 倍,首次覆蓋給予“推薦”投資評級。(東興證券)
萬馬股份:業績平穩增長,充電樁與新材料業務承載希望
公司 1-9 月實現營業收入 42.3 億元,同比增長 16.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56 億元,同比增長 4.77%, EPS0.17 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3450 萬元;公司全年凈利潤預增 0%~30%;
三季度收入增勢良好,業績略有下降:公司三季度單季實現收入 17.82 億元,同比增長 25.53%,實現歸母凈利潤 4781.9 萬元,同比下滑 7.93%,主要系公司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較高所致(確認 1486 萬元,同比增長 170.2%);
下調定增價格,加碼智能充電與新材料業務: 公司近日修改最新定增價格至20.86 元/股(原先為 35.71 元/股, 10.22 日收盤價為 28.55 元/股), 定增金額仍為 12.5 億元,募投項目未變; 此次公司根據資本市場波動情況,主動下調定增價格,再次提升定增方案吸引力,我們預計定增方案將被廣為接受。定增項目“ I-ChargeNet 智能充電網絡建設項目”(內部收益率 12.8%)、 與“年產 56000噸新型環保高分子材料項目”(內部收益率 17.6%) 將促公司完成 2 年內杭州等地完成 2.3 萬個充電樁布局并進一步增強公司綠色絕緣材料的生產能力,是公司打造智能充電生態圈,發展新材料業務的重要舉措。
愛充網業務拓展順利, 公司全方位布局望享受充電樁藍海市場: 愛充網 2014年 11 月成立以來穩步推進,相關 APP 已在 IOS 及安卓市場同步上市,已可實現在線查詢、預約、導航、在線升級、車和地鎖聯動、在線或無卡(微信)支付等眾多實用功能;并先后與 16 個省 30 個城市及眾多行業公司開展合資合作(近期與 IES、河南佳瑞、天恩新能源等皆建立合作),近期國務院頒布國家級充電樁指導意見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再創新高,眾多利好促充電設施發展加速推進(后期國網充電樁預計招標),公司憑借優先布局望充分享受藍海市場。
配網大投資出臺, 優先利好公司傳統線纜業務: 能源局牽頭 2015~2020 兩萬億配網投資, 線纜等一次設備優先收益,最新批次國網公布的各省網配網設備招標中,公司已有斬獲,預計線纜業務后續持續受益農網改造。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 2015-2017 年 EPS 分別為 0.35 元、 0.61 元、 0.91 元,按照 500 億市值估值, 12 個月目標價 53 元,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 電網建設投資低于預期風險,新能源汽車政策低于預期風險。(安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