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期,各項經濟數據密集出爐。其中,備受關注的三季度GDP數據,也于近期正式披露。然而,縱觀此次三季度的GDP數據,卻并不樂觀。具體而言,今年中國三季度GDP的同比增幅為6.9%,而這也是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首度跌破7%的數值。至此,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大環境下,也直接加快了央行實施年內第三次“雙降”的舉措。
最近一段時期,各項經濟數據密集出爐。其中,備受關注的三季度GDP數據,也于近期正式披露。然而,縱觀此次三季度的GDP數據,卻并不樂觀。具體而言,今年中國三季度GDP的同比增幅為6.9%,而這也是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首度跌破7%的數值。至此,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大環境下,也直接加快了央行實施年內第三次“雙降”的舉措。
10月23日,央行再次宣布降息降準的政策。其中,自本月24日起,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與此同時,還將對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由此可見,針對此次央行的“雙降”舉措,不僅屬于年內第三次的“雙降”動作,而且還基本實現了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并初步完成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任務。
回顧之前兩次的“雙降”舉措,實則也在不同的時期下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
其中,在今年6月底,央行宣布了年內首次的“雙降”舉措。具體而言,即自6月28日起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并降息0.25%。不過,對于此次的“雙降”舉措,一方面是為了更多地刺激實體經濟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則擬借助“雙降”來消除當時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而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股市的目的。
至于年內第二次的“雙降”舉措,就是在今年的8月底。具體而言,即自8月26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的0.25%,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與此同時,央行還決定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至此,對于此次的“雙降”舉措,實則最本質的意義還是在于提振經濟,同時也進一步助推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
那么,經過了央行年內的三次“雙降”舉措之后,又將會如何影響你我他呢?
其中,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來看,隨著負利率時代的到來,實則也倒逼著老百姓的投資更傾向于多元化的配置。
就目前而言,隨著我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的持續下滑,實則目前我國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已經低于同期的CPI同比增幅水平。由此一來,實則意味著我國已經步入了負利率的時代。至此,對于普遍老百姓而言,假如還是把錢存放至銀行,則意味著他們并不可能跑贏通脹。于是,在此背景之下,實則也加快了老百姓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與此同時,在央行接連的“雙降”舉措之后,實則也將會進一步壓低相關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
其中,對于P2P理財產品以及銀行理財產品而言,其受到央行“雙降”的沖擊較為明顯。其中,以P2P理財產品為例,目前整個行業的綜合收益率已經大幅回落至12.63%的水平,而在今年6月份,這一行業的綜合收益率仍有14.17%。
不過,從另一種角度分析,在P2P行業綜合收益率持續下降的同時,實則也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回歸理性,并對優秀的P2P平臺帶來更好的發展預期。與此同時,對于借款人而言,在行業收益率驟降的環境下,也將會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的借款成本,而相應的平臺風險也有望逐漸降低。至此,這也標志著P2P行業的發展將逐漸趨向于規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