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區公車購置和運行費歷來是“三公”經費支出中的“最大頭”,今年各區要多少錢買車、養車?記者近日統計發現,經過去年普遍壓減經費后,今年的公車購置費和運行費預算分別有半數轄區呈上漲趨勢,而且增長幅度不小。其中,廣州有10個區的公車購置費預算總和比去年增加了約44%。
不過公車改革或導致近5000輛區一般公務車封存,最終支出或較預算大幅減少
廣州各區公車購置和運行費歷來是“三公”經費支出中的“最大頭”,今年各區要多少錢買車、養車?新快報記者近日統計發現,經過去年普遍壓減經費后,今年的公車購置費和運行費預算分別有半數轄區呈上漲趨勢,而且增長幅度不小。其中,廣州有10個區的公車購置費預算總和比去年增加了約44%。
不過,上個月廣州市、區開始實行公車改革,大量公車被封存,部分原計劃要購買的一般公務車和執法執勤用車沒買成,因此最終的支出數據應比預算大幅減少。目前,各區對具體的公車封存情況仍未予公開,而從各區的預算中估算,區一般公務車封存數量或近5000輛。
【看買車】
增城區預算最高天河區漲幅最大
廣州不少區今年計劃花多些錢買車,各區預算報告顯示,增城、天河、花都、南沙、白云5個區的公車購置費預算同比上漲。其中增城區購置費預算最高,達3856.11萬元,同比增長129.03%。而天河區為2368萬元,同比上漲138.95%,漲幅最大。該區預算報告解釋,計劃買的主要是環衛作業車輛和執法執勤車輛,前者購置費為1324萬元,后者為896萬元,還有其他車輛購置費148萬元。對比之下,購置費預算最低的荔灣區只有200萬元預算,僅該區公安分局有購車預算。
在預算下降的區中,多數同比下降約兩成,其中從化區降幅最大,超過三成。而黃埔區的公車購置和運行費預算為8870.6萬元,未分別列出購置費和運行費預算及增減情況。
新快報記者將除了黃埔區之外10個區的公車購置費預算相加,得出1.29億元,比去年這10區的預算總數(8931.04萬元)增加了近4000萬元,漲幅達44%左右。
購置費預算主要用于買專業特種車
上述公車購置費增長的區均在預算報告中進行詳細解釋,今年有購置預算的53個區屬單位也說明了理由,透明度較去年大有改善。
比如,購置費最高的增城區就解釋:為進一步強化公共服務職能,解決醫療衛生、垃圾處理等財政投入較少的問題,今年區本級計劃購置采血車、消防車等一批公共服務專業用車;而鎮(街)近年財力有所增加,今年擬加大對環衛保潔設施設備的投入,故2015年公務用車購置預算有所增加。其后還詳細列出了擬購車的單位、種類、數量和各自預算。番禺區人民法院甚至說明了擬購車的牌子,稱預算購買一臺全順牌警用囚車、兩輛華晨金杯警用車。
事實上,各區今年擬購置的車絕大多數是專業特種車,如救護車、醫療專用車、消防車、灑水車、檢測車等,以及公檢法和城管部門的執法執勤車,均作出了較詳細的解釋。只有極個別部門擬購置一般公務車,如海珠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計劃花費45萬元買一輛中巴,原因是現有中巴使用年限久,不能滿足需求。
【看養車】
10區運行費預算5.44億元增約5.8%
在公車運行費預算方面,除了黃埔區未列出運行費預算外,其余10區的公車運行費預算總和為5.44億元,比去年(5.14億元)增加了約3000萬元,增長5.8%左右。
其中,天河、越秀、花都、從化、增城5個區預算有所上升,天河區上升絕對數最大,從去年的7944.02萬元漲至今年的9801萬元。對此,該區區級報告未作詳細解釋。
相比之下,漲幅最大的花都區則有詳細解釋,該區今年公車運行費預算為5053.88萬元,比去年增長了近三成。該區解釋稱,一是因為多配置了消防車和環衛車;二是區劃調整后城區面積和人口增大,導致垃圾量增加,所以要加大投入;三是部分特種車今年起納入“三公”預算。
新快報記者統計發現,10個區(黃埔區仍未公布單位預算)共有152個單位運行費有所增加,絕大多數作出了解釋。原因包括今年新增購置車輛、現有車輛使用年限久維護費增加、單位工作量增大、納入統計的下屬單位數和口徑發生變化等等。有的單位如海珠區環保局則表示,近年來市區停車費、油價等上漲,所以要增加預算。
南沙區14單位車均運行費超6萬元
值得關注的還有各區屬部門的車均運行費。新快報記者統計發現,多數單位的此項預算為2萬元至3萬元(僅指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未超出廣州市公車運行維護費定額標準(非執法類5年以上車為3.32萬元/輛/年,5年以上執勤用車4萬元/輛/年),少數單位車均運行費預算略超過4萬元至5萬元不等(這些數據多數包含了租車費和其他專業車費用).
不過,南沙區超過兩成單位車均運行費較高,而且并未包含租車費和其他專業車的費用。如區政策研究室等14個單位的車均費預算超過6萬元,其中區科協和區政務辦最高,為8.45萬元/車/年。除了個別單位說明是因為車輛年限久維修費增大之外,多數單位沒說明原因。
此外,其他區個別部門的車均運行費預算也較高,比如從化區江埔街道辦事處車均運行費為7.16萬元,天河區作協為7.23萬元,等等。
【看車改】
參與車改一般公務車
占比或達八成
上月25日,廣州市全市公車進行統一封存,區公車也納入封存范圍。過去兩周內新快報記者向各區了解公車封存情況,但多個區表示要等到市的車改方案公布后再統一部署后續工作,目前未能透露具體封存數量。
不過,據公開報道,公車大多分為一般公務車和執法車,此次一般公務車參與車改的較多,參與車改的區單位封存的一般公務車占比達八成。新快報記者據目前各區屬單位預算報告數據統計,10區一般公務車總數量約5828輛,按上述比例計算,封存4600多輛,如果加上尚未公布區屬預算報告的黃埔區,一般公務車封存數量或接近5000輛。
一般公務車執法執勤車
今年不再買
據新快報記者了解,各區今年的支出預算早在去年底就已做好,今年通過審議時也并未實施車改,不少單位仍按照往年所需做了購置和運行預算。那么現在實施車改了,預算執行起來會有什么變化?
有轄區財政局人員解釋,公車改革主要針對行政單位的一般公務車和執法執勤用車,行政單位下屬事業單位的公車以及所有單位的專業特種用車都不在改革范圍內,還能不能購買要看具體情況。比如,某單位需要購買專業特種車,目前仍會審核購買;如果是一般公務用車或執法執勤車,9月前已經購買的已經執行;還沒購買的則先擱置,或會在封存的車輛中進行調配使用,這要等具體車改方案出臺后再安排,“但今年內不可能購置新車”。
至于公車運行費,由于車輛減少而無法支出的部分也不會去向不明,最終財政部門統計年度執行情況時會進行結算。事實上,不少區屬單位在預算報告中就提及,預計今年會實行公車改革,運行費預算已經有所壓縮。
公車少了大家上班一起擠大巴
花絮
“下次下鄉搞活動,我們只能找記者拼車了。”公車封存后,某郊區政府部門人員這樣對新快報記者說。據該區多位政府人士透露,目前公車封存對郊區各區的下鄉工作影響較大,該部門現在只剩下一兩輛應急車輛,最多只能用于市區內接送文件等;該區面積大,如果有下鄉任務真不知道怎么辦。
除了下鄉工作,上下班也是個問題。中心城區政府工作人員上下班可搭乘地鐵、公交車,而南沙、蘿崗這樣的區,此前有大巴接送住在中心城區的員工上下班,達到一定級別的領導還有專車接送,如今沒有領導專用車了,不少領導只好和下屬一起擠大巴,或者自駕車。
不過,有區屬單位人員表示,公車少了迫使單位將有限的車輛嚴格分類使用,執行公務反而更高效。比如海珠區瑞寶街道工作人員稱,街道辦目前只有2輛公務用車,嚴格規定其中一輛只能用來接送文件,“所以交接文件反而比以前更快了”。
各區掃描
荔灣七成單位公車運行費不到20萬元
荔灣區公車運行費最高的是城管局,共計2477萬元,此外是公安分局1067.5萬元。其他較高的還有4個部門,運行費在100萬元至206萬元之間。其余七成區屬單位的預算為20萬元以下。
天河
近半街道車補費預算呈下降趨勢
該區共有4個單位有購車預算,主要以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等專業車輛為主。比如,天河區城管局計劃花費1324萬元購買執法車,而公車維護費用也增加1618.43萬元,是該區在公車上支出最多的部門。
此外,天河區21個街道中有10個街道車補預算呈下降趨勢,另外有4個街道持平、7個街道呈上升趨勢。車補最高的龍洞街為50萬元,而最低的新塘街車補33萬元。
越秀
25單位運行費下降特種專業車為主
越秀區今年公車運行費預算下降的有25個單位,上升的有14個單位,持平的有34個單位,沒有為零的單位。預算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三類:一是車輛使用年限長,維修、維護費用增加,令車輛運行成本增加;二是油價、保管費上升等原因所致;三是因工作需要調撥新用車,令費用增加。
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位于越華路的越秀區政府大院過去總是停滿車,現在情況大變,只有一兩輛外來車輛,成為車改一景。記者向有關部門了解公車改革的具體情況時,得到的答復是“正在進行中,從市到區到街道有相應的節奏”。
番禺
6部門要買車,但不買一般公務車
該區6個部門有購買公車的計劃,且買的都是特種專業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并無一般公務車。以購置費用預算最高的區城管局為例,該局將花費214.8萬元購置公車,主要是購置3輛垃圾處理專用車、1輛道路清掃灑水車和1輛消防車。該部門在預算報告中解釋稱,現有環衛專用車和消防車已達到使用年限,需逐步淘汰更換。
增城
公安分局買車預算占全區預算32%
增城區共有15個部門有公車購置費用預算,擬購買的均是特種專用車輛和執法執勤用車。其中購置費最高的部門是增城區公安分局,預算為1220.11萬元,占增城區公車購置費用預算的32%。該局除購買了5輛公安特種車輛、更新購置28臺警務用車外,還準備購置30臺駕考用車。對此,增城區公安分局在報表中解釋,主要是駕考場需新增考試用車以及為滿足公安工作需要購置特種技術用車和更新執法執勤用車。
白云
公安分局和食藥監局是“購車大戶”
區公安分局和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是今年白云區兩個“購車大戶”,其中區公安分局購車預算為500萬元,與去年持平;而區食藥監局預算則為324萬元,根據情況說明,區食藥監局因為劃入了工商、質檢、經貿食品監管職能,需配置執法用車,所以預算增加。
白云區多個單位的公車運行費預算中包括租車費用,如區國土房管分局的179.60萬元預算中,除了15輛一般公務用車和14輛執法執勤用車的維護費,還包括了8輛車的租車費用。
花都
購置車輛全部是消防車和環衛車
根據已公布的花都區2015年公共預算資金安排“三公”經費和會議費支出預算報告顯示,花都區公務用車購置預算為1526.23萬元,占總額的20.41%,比2014年增加651.05萬元,增幅為74.39%。
報告中解釋,“三公”預算增加主要是花都區行政區劃調整,城區面積擴大,2015年計劃新增多臺消防車及環衛車,其中包括各類消防車15臺、垃圾轉運車10臺、垃圾壓縮車5臺、垃圾分類電瓶車10臺、密閉式小型垃圾機動運輸車4臺、勾臂車廂4個。
公務用車運行預算為5053.88萬元,占總額的67.58%,比去年預算增加1146.82萬元,增長29.35%。原因一是花都區各街道、環衛所按要求新增車輛;二是行政區劃調整后城區面積增大、人口增加導致垃圾量增加;三是之前部分特種車運行經費未納入“三公”經費,今年起全部納入。
海珠
3單位“預見”車改提前壓減預算
該區政協辦公室、區僑務和外事辦以及區公安分局頗有“先見”,它們的預算報告均提及,因預計今年內將實行公車改革,因此減少了公車運行費或者公車購置支出預算。其中,區公安分局今年公車購置費預算為320萬元,比去年減少90萬元。
此外,該區瑞寶街道、機關事務管理局和衛生局也有購車計劃。瑞寶街道預算花15萬元購置一輛公車,但該街道表示,車輛在上半年已經購買,實際上只花了8萬元。
從化
過半單位的公車運行費有所增加
與其他區相比,從化是公車運行費上漲區屬單位數量最多的區,已公開的79個區屬單位中有42個的運行費有所增加。其中上升得最多的是從化區衛生局,較去年增加211.95萬元,漲幅約一倍。該局解釋,因為今年有12個基層機構納入預算,所以費用大幅增長。
南沙
200萬元購車費用沒有說明去向
據該區“三公”經費及會議費預算文件顯示,南沙區今年公車購置費為1123萬元,其中800萬元用于區公安分局更新購置警用專業技術用車;另外323萬元用于更新購置城市管理執法用車、環衛保潔專業用車等。
但新快報記者梳理該區57個區屬單位預算,發現警用車購置預算在區公安分局有體現,但323萬元執法執勤、環衛用車購置預算中,仍有200萬元未公布執行部門。該區回應,這是因為部分涉密部門不予公開,該區一些正在籌備成立的部門預算費用也未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