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進入需求旺季 潛在利多漸顯】綜合來看,外盤豆類仍然偏強振蕩,而內盤油脂消費逐漸轉旺,油脂期貨維持穩中偏強的概率較大。操作上,可暫且出場觀望,切忌追漲殺跌。
受原油企穩和美豆反彈影響,9月下旬以來,油脂期貨走出快速回升行情。但前期成交密集區壓力逐漸顯現,近幾日油脂維持高位振蕩走勢。展望后市,整體寬松供應格局無改,但潛在利多漸顯,多空因素作用下,油脂仍將維持偏強振蕩。
原油暫不會利空油脂
由于植物油脂的生物柴油概念,國內外油脂期貨6月底至8月底的大幅下跌更多地是受到原油下跌的拖累。而目前原油價格已經反彈,并且穩定在44—51美元/桶之間,后市維持偏強振蕩的概率較大。
從供應上看,隨著原油價格下跌,美國原油活躍鉆井平臺連續8周下降,截至上周,已經下破600座,為594座,達到2010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OPEC通過低油價將美國頁巖油擠出市場的策略正在起效。
從需求上看,歐洲量化寬松政策加碼將刺激經濟企穩回升,而中國央行在上周末進行了年內第三次“雙降”,多種措施疊加將使得經濟企穩。另外,還應注意到,近一個月來,歐美以及中國股市在強勢反彈,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向好預示著未來世界經濟可能好于預期,而經濟轉好將利多原油需求。而原油一旦企穩反彈,在豆類板塊中,油脂期貨將首先受益。
國際市場存潛在利多
目前,隨著收割逐漸結束,今年美國大豆生產基本塵埃落定,后期美國農業部可能微調美豆單產或者收獲面積,但總產量已經沒有太大變數。可以影響年度供需水平的數字可能是出口和國內壓榨,相比之下,出口數字更能牽動市場神經,CBOT大豆10月13日的那根大陽線就是出口數據好于預期的結果。而后期,由于南美大豆已過銷售旺季,美豆將重新成為階段性世界大豆主要供應源頭,出口數字和大豆價格齊升將是美國人更愿意看到的事情。
另外,南美大豆正處于關鍵播種期,雖然各機構對明年南美大豆生產比較樂觀,但一旦出現不利天氣,將直接影響南美大豆產量,進而對盤面形成利多。
雖然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繼續增加,但畢竟已開始進入減產周期,并且前期干旱對棕櫚油的影響將在今后幾個月體現出來,因此后期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可能下降,從而利多棕櫚油期貨。
國內進入油脂需求旺季
四季度是油脂需求旺季,但大豆進口處于從南美向北美轉移的過渡期,大豆進口量持續減少。據海關總署的初步統計數據,9月中國進口大豆約726萬噸,比8月778萬噸減少52萬噸,降幅為6.68%。另據船期預計,10月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可能繼續下降,11月可能低至550萬噸以內。
而目前港口油廠開工率仍處于60%以下的偏低水平,油脂庫存也處于往年同期較低水平。截至上周,港口豆油和棕櫚油商業庫存分別為99萬噸和78萬噸。
綜合來看,外盤豆類仍然偏強振蕩,而內盤油脂消費逐漸轉旺,油脂期貨維持穩中偏強的概率較大。操作上,可暫且出場觀望,切忌追漲殺跌。 (作者單位:金鵬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