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降準的可操作空間較大。數據顯示,最新存準率仍處于2007年以來的一個相對高位水平,相對于2008-2009年強信貸刺激時期的存準率,至少仍有3%的可操作下調空間。
身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貨幣政策一直是連平關注的重點。面對央行的五次降息,連平一早預言,“從進一步促進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角度看,降息似乎仍有必要”—10月24日,央行再次宣布“雙降”,連平預言成真。
時代周報: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三季度經濟增速6.9%,為2009年來首度破7。經濟形勢是否真如外界所說的那樣,處于20年來最困難的時候?
連平:當前經濟運行存在三方面的下行壓力和一個不確定性。下行壓力來自: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制造業投資增速下行;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減弱。一個不確定性是:穩增長的資金來源受限問題能否有效解決?
但市場不應為季度GDP破7而過于悲觀,畢竟增長仍是運行在7%左右的合理區間。不可否認,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已經處于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數字背后有許多被忽視的事實都表明:我國當前經濟并沒有外界評價的那么糟糕。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了,但就業和收入狀態平穩。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就業1066萬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7%。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正在培育和壯大,并逐漸轉化為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貿易數據方面,雖然我國出口略降,歐盟、美國、日本同期卻也分別下降了。中國經濟在換擋轉型調結構中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沒有充分理由得出“硬著陸”的結論。
時代周報:根據你的觀察,第四季度的中國經濟能否企穩?
連平:四大因素有助經濟運行企穩。
一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增強。三季度消費增速回升,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9%,連續兩個月提升。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比8月上升0.4個百分點。消費結構正在轉變,網絡消費、信息消費增長很快,改善消費環境、降低消費稅、降低進口消費品稅率等措施為消費增長創造條件。房地產市場回暖,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速持續回升,將帶動后期相關一系列商品的消費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對消費增長的帶動作用逐漸體現。
二是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9月非制造業PMI指數為53.4%,與上月持平。業務活動預期達觀察指數為60%的較高擴張水平,預示服務業能夠保持穩健增長。特別是教育文化、批發零售、倉儲業用電量增長明顯,反映出相關行業發展勢頭較好。
三是工業內部結構調整改善。雖然第二產業增長放緩,工業增長存在下行壓力,但是影響增長放緩的主要是傳統能源過剩行業,工業結構正在優化改善。
四是政策調控逐步顯效。財政政策方面,重在調結構和抓落實,實施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從多方面穩定投資增長。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支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轉型改造,開展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投資公司試點,進一步加大降稅清費力度。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制度,合理降低投資門檻,提高投資能力,增加有效投資。第一批專項建設基金已投放到位,第二批專項建設基金工作正在抓緊開展,將會對投資起到支持作用。
時代周報:目前國內實體經濟不振,股市波折、固定收益遭遇投資荒,股權類投資包括各種資產證券化在內的直接融資能否帶領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連平:未來,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占比將逐年提高。需要強調的是,“十三五”期間,我國整體融資結構仍將以間接融資為主。而股權類投資,包括各種資產證券化在內的直接融資所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有效補充覆蓋信貸難以完全兼顧的輕資產、重知識、高技術、高風險類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支持其轉型創新、去杠桿、降低融資成本和持續發展;二是激發“大眾創業與萬眾創新”的活力,有利于支持一批現階段無法盈利但卻擁有巨大空間的成長性企業發展;三是直接融資市場的壯大和占比提高,有利于暢通PE和VC退出通道,并形成良性循環;四是促進金融市場融資結構整體的優化,豐富金融市場產品結構,拓寬投資者的資金利用渠道,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中國經濟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仍在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否取得成功,其中包括類似“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和發展,以及為了達到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目標而推進的各項改革能否取得成功,而直接融資的發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未來10年,中國經濟增速不會像過去30年那么快,但應該有能力實現年均6.5%以上的增長,從而有可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時代周報:10月24日,央行再次“雙降”,近期貨幣政策將扮演什么角色?
連平:當前我國經濟突出的問題是增長下行壓力較大,工業領域通縮持續發展。今年和明年上半年,通脹問題不會成為貨幣政策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二季度末以來,資本市場出現劇烈波動,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后資本流出壓力驟然增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應當是穩增長和控風險。事實上,去年底以來,貨幣政策操作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未來降準的可操作空間較大。數據顯示,最新存準率仍處于2007年以來的一個相對高位水平,相對于2008-2009年強信貸刺激時期的存準率,至少仍有3%的可操作下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