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晚公布的一筆價值25億美元的換股案中,百度攀上了攜程的肩膀,站在了“食物鏈”最上層,同時給了去哪兒一記耳光。
26日晚公布的一筆價值25億美元的換股案之中,百度攀上了攜程的肩膀,站在了“食物鏈”最上層,同時給了去哪兒一記耳光。
這筆換股案的細節是,百度將其持有的190,152,519股去哪兒普通股賣給攜程,以換取后者新增發的11,488,381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百度將擁有代表攜程約25%投票權的普通股,而攜程將擁有去哪兒約45%投票權的普通股。
以攜程、去哪兒上周五(10月23)股價收盤價計算,上述換股案中涉及的股票價值約為25億美元,換個方式來說的話就是,這個交易案使得去哪兒近一半股本的所有權發生變化,使得攜程增發了相當于現有股本約三分之一規模的新股。
而從更細節的股權層面來看,這筆交易案的結果實際上造成了攜程控股去哪兒、百度控股攜程的事實。
攜程“相對控股”去哪兒
雖然去哪兒CEO莊辰超在內部信中咬文嚼字地稱“攜程將變成去哪兒的最大機構股東(非控股)”,而他所指的“非控股”其實是指攜程沒有得到超過50%投票權的“絕對控股”,但攜程還是得到了45%投票權的“相對控股”權,且與去哪兒第二大股東相比,投票權數量優勢地位明顯。
去哪兒似乎特意做了讓攜程收購的投票權不超過50%的安排。
TechWeb根據去哪兒2015年年報中披露的股本情況計算發現,百度持有的去哪兒178,702,519股A類普通股和11,450,000股B類普通股所代表的投票權比例實際將近70%,但最終到攜程手后卻成了45%,這主要是因為(根據去哪兒投資者關系網站新聞報內容)百度持有的去哪兒178,702,519股A類普通股(每股代表3個投票權)在到攜程手里前要變成同等數量的去哪兒B類普通股(每股代表1個投票權),因此占比70%最終變為占比45%。
與攜程“相對控股”去哪兒一樣,百度也“相對控股”攜程。
百度“相對控股”攜程
相比莊辰超的咬文嚼字不同,攜程CEO梁建章似乎刻意采取了含糊的表述方式,他在內部信中只是稱:“百度將通過此次交易,成為攜程的股東之一……”
而事實上,TechWeb查詢攜程2015年報以及10月19日一則股權變動文件發現,百度不單單是獲得攜程25%投票權那么簡單,其最終持有的攜程11,488,381股新增發普通股約占后者截至10月19日時總股本的近三分之一、全部增發攤薄后總部本的近四分之一,而這些股票足以讓百度“相對控股”單層股權結構的攜程,并且遙遙領先攜程第二大股東Priceline(持股約12.63%).
食物鏈上層
去哪兒被攜程“相對控股”了,藝龍也被攜程“相對控股”了(攜程近期收購了藝龍37.6%股權,47%投票權),百度如今通過“相對控股”攜程,相當于以攀上巨人肩膀的姿態,站上了幾個在線旅游交易案的“食物鏈”最上層,而放眼望去,在食物鏈下層,還有藝龍大股東騰訊。
不過,相比騰訊的棋輸一招,作為連接“食物鏈”的關鍵,去哪兒在百度上述交易中實際獲益更多,還是尷尬更多,似乎更值得玩味。
掌摑去哪兒
百度4年前斥資3億多美元買下的去哪兒控股權,如今這部分股權市值25億多美元,單從這一點上看,去哪兒的巨幅升值在“食物鏈”中體現了。
可考慮到去哪兒曾向商務部舉報攜程收購藝龍37.6%股權(47%投票權)涉嫌壟斷,如今自己卻又被攜程收購幾乎同等比例投票權,似乎有一記耳光在去哪兒臉上響起:如果說去哪兒當初認為攜程“相對控股”藝龍有壟斷之嫌,那如今又對已“相對控股”藝龍的攜程再“相對控股”自己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