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準備之后,國內首個巨災保險方案即將出爐。
在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準備之后,國內首個巨災保險方案即將出爐。
10月27日,廣東保監局2015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透露信息稱,該局正在推動廣東省巨災保險方案盡快出臺,建立我國首創、理賠金額與災害級別掛鉤的指數巨災保險救助機制。
廣東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省份,出臺巨災保險制度,將極大提升保險賠付效率和機制。10月4日強臺風“彩虹”在廣東湛江登陸,成為1949年以來10月份登陸廣東最強的臺風,粵西等地受到重創。目前,強臺風已過去20多天,廣東保監局督促各保險機構啟動緊急機制和理賠綠色通道,但理賠工作仍未全部完成。據披露,廣東全省共接到有關臺風災害保險報案40480件,完成賠付占比為79%;農業保險則因受災面積大、查勘難度大,已完成81%的賠案查勘工作。
去年6月1日起,深圳正式成為巨災保險試點城市,而廣東則加緊研究和探索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目前,方案已經多個部門征求完意見,并且與省政府方面來回修改完善了至少三次,只等待政府的批復出爐,”廣東保監局新聞發言人朱偉忠說。今年初,《廣東省巨災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由廣東省財政廳起草完畢。
朱偉忠說,目前國內也有其他省份在做巨災保險的方案,但廣東已走在最前面。屆時,將有廣東省政府出臺一個整體性的方案,而汕頭、韶關、湛江、梅州、清遠等五市將根據各自情況,出臺具體的巨災保險試點方案。
去年底,保監會高層披露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路線圖”,擬在2017年至2020年,全面實施巨災保險。
記者從此次新聞發布會上還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實現保費收入2171.1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廣東(不含深圳)保費收入1678.4億元,占全國保費總量的8.8%,同比增速達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