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央行對新一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量價水平同時進行調整,7天期逆回購交易量縮量至100億元,中標利率則下調10bp至2.25%。市場人士指出,央行“雙降”后調整公開市場操作的量價水平符合慣例,唯利率下調幅度低于預期,凸顯出相對當前偏高的貨幣市場利率,影響了降息的利率指引作用,未來貨幣市場利率仍待進一步下行,而央行逆回購利率仍有下調空間。
27日,央行對新一次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量價水平同時進行調整,7天期逆回購交易量縮量至100億元,中標利率則下調10bp至2.25%。市場人士指出,央行“雙降”后調整公開市場操作的量價水平符合慣例,唯利率下調幅度低于預期,凸顯出相對當前偏高的貨幣市場利率,影響了降息的利率指引作用,未來貨幣市場利率仍待進一步下行,而央行逆回購利率仍有下調空間。
“雙降”后逆回購量價調整
10月“雙降”后的首次公開市場操作亮相,央行于27日開展了1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交易量較前次縮減100億元,為近期連續第三次縮量,并少于上周二(22日)的250億元,因此凈回籠資金150億元;中標利率則時隔兩個月后再下調10bp至2.25%,創下該期限逆回購交易自200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此次央行逆回購操作的量價調整在意料之中。本月24日,央行再次降息0.25個百分點,同時降準0.5個百分點,并對部分金融機構額外降準0.5個百分點。參照以往經驗,央行將相應調整公開市場操作的量價水平。
從量上來看,9月底以來,貨幣市場流動性一直較為寬裕,資金融入難度并不大,而此次降準令流動性錦上添花,一次性釋放的資金量約6000-7000億元,加上上周通過MLF操作日投放的千億資金,短期內央行已釋放出較多中長期流動性,在公開市場操作中適量回籠部分資金,有助于熨平短期流動性波動,并無礙流動性總體充裕格局。
至于操作利率,公開資料顯示,本輪降息周期中,幾乎每次央行降息之后都會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進行調整。例如,6月28日降息后,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8月26日降息后,7天逆回購利率再降15bp。只是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幅度略有些低于市場預期。因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下調25bp,按照歷史經驗,此前市場預期此次央行逆回購利率將下調15-20bp。業內人士指出,這應該是央行綜合考慮了市場利率水平的結果。觀察歷史數據可見,央行逆回購利率與同期貨幣市場回購利率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而此次操作前,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即位于2.25%一線。
貨幣市場利率仍有下行空間
機構普遍認為,未來公開市場逆回購仍有繼續下調的空間。以往也曾經出現過央行降息后,公開市場利率通過多步才調整到位的情況,而調整的節奏及幅度較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動。
據公開數據統計,自2015年初以來,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累計下調10次,央行累計降息5次,由此可見,央行調整逆回購利率除順應降息之舉外,某些時候也是順應或引導市場利率走勢的結果。正如國泰君安的分析,此次7天逆回購調整不到位,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考慮了貨幣市場利率的水平。
另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三次降息,幅度均為0.25個百分點,但降息后逆回購利率調整幅度卻越來越窄,6月是20bp,8月是15bp,本次是10bp。有交易員認為,原因可能也是最近幾次降息后,貨幣利率下行不明顯,限制了逆回購利率的下行空間。
7月以來,盡管央行貨幣政策維持偏松操作,降息降準接連不斷,但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不明顯,部分期限如隔夜利率反而有所上行。中金公司認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其實是偏高的,需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從而為其他利率的進一步下行打開空間;此次央行降準降息,從價和量方面均有利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短期內,7天回購利率有望逐步回落至2%左右。
市場人士指出,倘若貨幣市場利率中樞出現下移,央行逆回購利率終將補足降息的幅度。海通證券點評報告認為,未來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中樞有望降至2.1%左右,與降息幅度相當。
從更長時期來看,中金公司認為,在CPI逐步下降的情況下,未來貨幣市場利率仍需要進一步往下引導,7天回購利率的水平最終需要回落到1.5%甚至以下的水平才有利于實際利率的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