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監管時代下,P2P洗牌效果初顯:一方面,一些涉嫌自融、資金池的以高息為誘騙的P2P平臺倒閉,凈化了市場環境。另一方面,P2P網貸成交人數、成交額迅速攀升,收益率持續走低。專家認為,收益率的走低,反映了P2P網貸市場向合理化、理性化方向邁進,是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表現。
新監管時代下,P2P洗牌效果初顯:一方面,一些涉嫌自融、資金池的以高息為誘騙的P2P平臺倒閉,凈化了市場環境。另一方面,P2P網貸成交人數、成交額迅速攀升,收益率持續走低。專家認為,收益率的走低,反映了P2P網貸市場向合理化、理性化方向邁進,是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表現。
成交額穩步提升
銀率網數據顯示,2015年9月全國新成立P2P網貸平臺57家,1-9月份累計新增1291家,已接近2014年全年的水平。銀率網重點監測的84家P2P理財平臺9月共發布新標37.5萬個,成交量222.9億元,總投資人數為1066.8萬人,平均借款周期為190.1天。
銀率網網貸分析師李先瑞對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表示,預計四季度P2P網貸成交人數、成交額仍會穩步提升。一方面,央行降息,導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股市等收益波動較大,相對而言P2P網貸較高較穩定的收益率仍有較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隨著監管的日趨加強,客戶資金銀行存管、打擊自融資金池等措施的逐步實施,P2P平臺運營的規范化有所提高,投資人的信心有所增強。
收益率走低
雖然成交額持續攀升,但銀率網數據顯示,9月份P2P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1.48%,已連續幾個月呈下降趨勢。
從平均借款利率來看,利率“8%-12%”占比最高為44.4%,利率“<8%”的占比為26.0%,這兩個利率區間占了6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利率“≥20%”的占比僅為1.1%,比上月有較大幅度下降。從平均借款期限來看,借款期限為“1-3個月”的占比最高,為33.5%。借款期限為3個月以內的,合計占比為67.3%,反映出當前P2P網貸依然以短期資金為主。
李先瑞認為,央行持續的貨幣寬松導致借貸市場資金較充足,資金供應的持續增加必然會導致借款利率的持續下行;同時,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高投資回報率的產業和項目減少,中小企業能承受的利率中樞逐步下移。
更重要的是,收益率的走低,反映了P2P網貸市場向合理化、理性化方向邁進,是走向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表現。一些涉嫌自融、資金池的以高息為誘騙的P2P平臺的倒閉,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收益率的走低,凈化了市場環境。
專家:勿被高息輕易迷惑
李先瑞表示,在網貸行業監管細則出臺的前夜,P2P平臺運營者和投資人都誠惶誠恐、百般矛盾。對P2P平臺運營者而言,要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留住投資者,又擔心目前業內慣用的運營手法會被監管之劍隨時砍殺。對投資人而言,希望能持續投資獲得較高收益,又時時擔心“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銀率網數據顯示,9月全國新增問題平臺56家。截至2015年9月底,全國問題平臺數累積已達1115家。2015年1-9月份,全國新增問題平臺數共726家,是2014年全年的2.4倍,也遠超2015年以前的總和。
從問題平臺類型看,“平臺失聯”、“跑路”平臺分別為31家、10家,合計占比73.2%。此外,“提現困難”、“停業”的平臺分別為8家、7家。從問題平臺的存活周期看,運營時間為 “3個月內”、“3到6個月”的分別為14家、16家,合計占比為53.6%。其中,上線當月即跑路的平臺有三家,分別是:文茂創投、紅興e貸、中銀投資擔保。
李先瑞為此提醒,“對一些運營時間不長特別是剛成立的平臺,投資者依然應保持足夠警惕,不可被他們的高息或其他利益誘惑輕易迷惑。P2P網貸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重要形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個人、中小企業借款難的問題,其存在和發展是合理且有必要的,關鍵是要加強監管,切實保障投資人的資金安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市場缺的不是資金,是信心。只有讓投資人真正放心了,他們才敢于長期投資、投入更多資金,P2P網貸行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