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27日宣布,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農業與生物學院唐克軒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采用代謝工程技術,在培育高含量青蒿素青蒿及產業化研究領域取得突破,培育出具備高含量和抗除草劑雙重優勢的代謝工程青蒿產品,將有助于解決全球青蒿素供應不穩定難題,確保我國青蒿素生產的國際龍頭地位。
據新華社10月28日報道,在科技部“863”生物反應器重點項目和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學唐克軒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采用代謝工程技術,先后獲得了含量達1-1.5%的雜交種第1代青蒿產品和含量達1.5-2%的代謝工程青蒿即第2代青蒿產品,青蒿素含量大幅提高。試驗證明,改良青蒿與非改良青蒿及其產品在化學成分、性質、藥理、毒理等方面均無差異。近年來,研究團隊又推出了第3代青蒿產品,不僅含量高還能抗除草劑,且能實現大規模機械化直播和收割,突破了青蒿原來只適宜種植于山陵的地域限制。
除了為廣大瘧疾患者帶來福音外,研究團隊還在研發青蒿素的新用途,例如在抗腫瘤、治療高血脂及動脈粥樣硬化等領域取得了數項發明專利,為拓寬青蒿素的應用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