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攜程宣布與百度達成一項股權置換交易。根據交易內容,百度將持有的去哪兒股份絕大多數出售給攜程,并置換成攜程的股份。置換比例為以1股QUNR股份置換0.725股攜程的股份。交易完成后,百度將擁有攜程普通股可代表約25%的攜程總投票權,攜程將擁有約45%的去哪兒總投票權。從股權關系上看,百度、攜程、去哪兒三家已經成為一個由百度主導的“利益共同體”。
中投顧問董事、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在線旅游市場自出現以來便備受市場關注,因為其可謂“互聯網+傳統行業”的領頭羊,在市場對“互聯網+”還未有較深認識之時,其便已經開始對傳統旅游業進行迅速顛覆。轉眼在線旅游在中國已經發展了10多年,其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逐漸形成寡頭壟斷格局,而今隨著攜程與去哪兒的合并,市場兩頭強、多頭發展的局面將向一頭獨大的方向發展。
攜程與去哪兒分別是在線行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二者合并后將占據在線旅游市場58.5%的市場份額,遠遠高于行業第三名的阿里去啊。這還只是對二者份額的簡單相加,二者合并后將會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對競爭對手形成進一步壓制,屆時二者的市場份額勢必更高于當前水平。在線旅游發展至此,后面基本沒有懸念,攜程、去哪兒將獨霸在線旅游市場。
雖然還有阿里的去啊發展速度也較快,但是基本已經被孤立,后勁不強,所受市場阻力較大。攜程在與去哪兒并購之前,已經對競爭對手進行了大規模收購,如藝龍,途牛,同程等大型在線旅游企業,還有一些細分市場的小型公司。對于攜程而言最大的敵手就只有去哪兒,而如今與去哪兒一合并,再無其他勁敵。阿里在此市場格局下將十分被動,一方面,它很難再通過“燒錢”對用戶資源進行爭奪,因為去啊后面只有阿里支撐,而攜程、去哪兒后面卻有百度、騰訊支撐;另一方面,對用戶資源爭奪能力的減弱將削弱去啊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從而對其利潤空間造成擠壓。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攜程與去哪兒的優勢業務其實是酒店機票業務,而在線旅游產品復雜多樣,攜程與去哪兒仍難以全面稱霸。誠然攜程、去哪兒的業務難以覆蓋所有在線旅游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線旅游垂直細分市場的企業大部分規模都比較小,初創型公司居多,行業影響力不大,攜程、去哪兒完全可以通過資本運作將細分行業中具有潛力的企業收入麾下。而這些公司一般也較為傾向于被收購,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被收購后這些公司的資金壓力、運營風險將有效降低。總體來看,在線旅游一頭獨大的市場格局在短期內已經很難發展改變。
對于消費者而言,攜程與去哪兒合并是利是弊,是否在線旅游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之后,消費者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這個問題值得關注。從價格方面來看,消費者的議價能力的確會出現降低,因為此次攜程與去哪兒合并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平息“價格戰”。從在線旅游興起起來,其就打上了低價標簽,因為在互聯網平臺上,旅游產品的信息、價格非常透明,而且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線旅游企業不得不通過“價格戰”占領市場。然而打“價格戰”的最終結果是造成企業資金壓力巨大,盈利空間較小,去哪兒直到現在的業績情況都不容樂觀。
其實在線旅游產品減少促銷只是回歸到行業的正常運營狀態,“價格戰”持續進行將造成消費者和企業的“雙輸”局面,消費者輸了獲得優質服務的機會,而企業輸了盈利空間。攜程與去哪兒合并從服務方面來看,消費者將獲益。在線旅游的低價雖然得益于產業鏈的優化,但同時也是企業以犧牲服務為代價的結果,近年在線旅游的投訴率不斷上升。如果在線旅游產品價格回歸到市場正常水平,企業將會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增強服務質量上,使消費體驗不斷提高。由于攜程、去哪兒即使合并之后也會基本保持獨立運營,因此消費者不必過于擔心其提價不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