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導航產業6只概念股價值解析】振芯科技:“北斗+”戰略布局助力公司轉型發展。
振芯科技:“北斗+”戰略布局助力公司轉型發展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吳娜 日期:2015-06-17
行業和政策有利于公司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0 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 億元,屆時北斗相關產值達到2000 億元,年均增速在47%,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政策扶持有利于公司北斗業務快速發展。
國內北斗導航龍頭企業。公司技術實力雄厚,長期參與北斗軍用裝備的研制任務,開發的基帶芯片、多模多頻導航型天線、模塊、高靈敏度型和深耦合型組合導航終端在相關測評中名列前茅。
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能力彰顯公司實力。14 年高性能集成電路收入4148 萬元,同比增長66.39%,其中高性能MEMS 陀螺儀性能指標優于同行水平,DDS 系列技術產品達到并優于國際水平。
提出“1+N”產品布局的戰略方向,推動衛星移動互聯應用的發展。
公司通過北斗核心器件及軟硬件與數據采集傳感器、應用系統等整合與優化,在智慧城市、老人及特殊人群關愛、智慧旅游、數字體育、室內外無縫定位等場合實現北斗與移動互聯網服務應用。雖然此次外延并購失敗,但公司內生與外延并舉的發展思路明確,將繼續推動衛星移動互聯網產業布局。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預計公司 2015-2017 年實現營業收入 6.84 億元、10.7 億元、15.96 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0.88 億元、 1.37 億元、 1.82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 0.32 元、0.49 元、0.65 元,當前股價對應動態 PE 分別為 150、98、74 倍。
考慮公司未來 3 年業務的成長性,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北斗導航終端招標進展低于預期;新產品市場推廣速度不及預期;市場系統性風險
華力創通:冉冉升起的北斗之星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偉佳 日期:2015-06-19
投資建議
公司發力北斗導航及通信業務,擁有從芯片、模塊、天線到終端系統等系列產品,已成為行業龍頭,近期與中國電信衛星通信簽署合作協議,全面開展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北斗市場布局上,先占領軍品市場,之后進入民品市場,率先開拓了車聯網市場。公司傳統仿真測試業務圍繞虛擬現實、智能運動控制等應用技術,緊抓大飛機、國防信息化、工業4.0等發展契機,不斷創新突破,實現穩定增長。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行股權激勵計劃,實現可持續性增長。主營業務齊發力,業績加速增長,預測15、16年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9億元和7.7億元,凈利潤為5,422萬元和7,861萬元,EPS為0.10元和0.14元,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投資要點
傳統仿真測試業務穩步發展,北斗導航及通信業務齊發力。公司傳統業務為仿真測試業務,主要涉及雷達仿真測試,衛星導航仿真測試,機電仿真測試及仿真運動控制等多個領域,2014年公司已完善航電集成驗證平臺的技術研發,完善了FC產品線,并為軌道交通高鐵列車提供整車測試。公司擁有從芯片、模塊、天線到終端系統的北斗導航產業鏈業務,是北斗導航的行業龍頭。于2013年開始布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移動通信市場,近期與中國電信衛星通信簽署合作協議,全面開展衛星移動通信及其他衛星應用領域。
北斗市場布局上,先占領軍品市場,之后進入民品市場。公司北斗業務以軍品為主,主要是陸軍和空軍市場,今后還要拓展海軍市場。公司逐步加大北斗民用項目研發投入,覆蓋幾類北斗終端產品的改進和運營平臺等項目,擴大了公司在北斗民品行業的市場份額。比如,公司得力于國家“兩客一危”及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的北斗/GPS雙模車載終端安裝的相關政策,開發適合車聯網市場應用的產品,提高其在北斗導航下游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覆蓋率。公司今年開始向深圳好幫手公司供應車載北斗/GPS多媒體智能模組,車聯網業務蓬勃展開
受益北斗發展,導航業務訂單激增。2012年,我國“北斗二號”亞太區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并投入運營,使得北斗軍用訂單大幅增加。公司抓住這一良好機遇,完成了大批的產品生產和交付,使得導航業務跨越式增長,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增長135.09%,毛利率高達60.82%,為公司凈利潤貢獻主力作用。
衛星通信業務成為未來戰略發力點。公司在衛星移動通信方面實現了關鍵的技術突破,形成了從衛星通信移動領域應用終端,核心芯片到通信導航一體化的技術規模。公司于2015年6月8日與中國電信集團衛星通信有限公司簽署《北斗通信業務合作協議》。中國電信衛星通信公司是唯一獲工信部授權使用1349碼號運營衛星電話業務的公司,華力創通將借助其壟斷優勢,全面推廣自己的終端產品和運營業務,充分發揮公司在通信導航一體化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搶占軍、民兩大市場。
傳統業務仿真測試業務不斷尋求新的突破點。在新產品新市場開發方面,公司將圍繞虛擬現實、先進虛擬制造、智能運動控制等應用技術,緊抓大飛機、國防信息化、工業4.0等重大新興產業發展契機,開拓市場,貢獻業績。
研發實力行業領先。公司以國防軍品為技術核心,民品為應用推廣,積極參與仿真測試領域的預研攻關和應用開發。北斗導航及通信技術研發方面,公司先后參與了新一代衛星寬帶移動通信和核心基帶芯片任務,通過自主創新突破了低功耗衛星通信核心基帶芯片設計,并參與了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技術和入網檢驗檢測標準體系建設。同時開展衛星移動通信領域應用終端的技術攻關,實現終端、核心芯片以及通信導航一體化發展。
持續推行股票激勵計劃,完善公司激勵體系。公司今年又推行了736萬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該計劃分三期解鎖,以2014年凈利潤為基數,2015,2016及2017年的業績考核目標分別為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0%,20%和30%。此前,公司還于2011年推行了200萬股權激勵計劃,于2014年推行600萬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計劃的實施更加表明了公司對未來業績增長的信心,有利于完善公司激勵體系。
主營業務齊發力,凈利潤持續增長。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338.6萬元,同比增長32.82%,毛利率49.31%;實現凈利潤4702.1萬元,同比增長227.74%。公司將堅持自主創新的經營模式,圍繞衛星通信業務、衛星導航業務以及仿真測試領域這三大主營業務方向,穩步發展。預測15、16年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9億元和7.7億元,凈利潤為5,422萬元和7,861萬元。
風險提示:北斗軍品訂單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北斗民用市場尚未成熟。
合眾思壯:大股東參與定增,瞄準北斗高精度行業應用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明巍 日期:2015-06-08
事件
公司近日復牌,公告擬以37.17元/股東價格向6名特定對象非公開定向增發1731.17萬股,共計劃募集資金不超過6.47億元,且認購股份36個月內不得轉讓。其中向大股東即董事長郭信平先生增發794.59萬股。其他參與機構包括華安基金321萬股,中金投基金214萬股,華寶興業基金133.8萬股,平安資管133.8萬股,九泰基金133.8萬股。
評論
第一,大股東大比例參與增發,顯示對公司未來發展信心:公司此次定增郭信平先生參與2.95億元,占總增發股份的46%,而且37.17元/股的增發價超過2013-2014年大股東減持的當年二級市場創下的34.99元/股的最高價。也從側面說明公司管理層認為2013收購Hemisphere 以后,經過2年的潛心鉆研,吸收Hemisphere 的先進經驗與技術,公司朝高精度定位應用的轉型已經邁上一個新臺階。此舉顯示了大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堅定看好的信心。
第二,行業應用將是未來幾年北斗板塊最大增長領域:與市場普遍觀點認為應該主要關注北斗的軍用領域應用不同,我們認為高精度定位的行業應用將是未來幾年北斗應用增長的最大市場。1)與軍事領域目前北斗應用規模相對有限,大眾智能終端領域衛星定位普及度已經較高競爭激烈相比,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以應用的精細化農業,駕考車,星站差分導航等等市場都方興未艾,而且都是數百甚至上千億潛在規模的大市場。2)2015年我國將發射13顆北斗衛星,初步完成全球組網,與GPS 相比衛星較新,頻段較多,在一定時間段內有技術上的優勢,更適宜在高精度定位領域應用。而高精度定位技術具有相當壁壘,合眾思壯是為數不多打通從算法,芯片到單板終端以及運營的公司。合眾思壯此次將募集資金的大部分應用在北斗高精度應用產業化,正是瞄準了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第三,外延式擴張值得期待:公司在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中表示,其所處行業仍處于發展期, 從2015年開始的未來12個月內有大量行業整合的投資機會,公司將適當采取增加投資等方式,努力實現公司的外延式增長。
投資建議
繼續看好公司利用自身技術與原有渠道拓展的優勢,在北斗高精度應用領域的拓展;并期待公司外延式行業整合預期的落實。維持“增持”評級,上調階段性目標價位到7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