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購買力是個謎一樣的存在。一方面我們在說內需不足,另一方面,中國游客“買買買”已讓外國小伙伴們驚訝不已。中國缺乏購買力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回答是:不缺。在他看來,如何點燃這份購買力是關鍵。
“雙十一”快到了,“剁手黨”又要開始瘋狂掃貨了。
中國人的購買力是個謎一樣的存在。一方面我們在說內需不足,另一方面,中國游客“買買買”已讓外國小伙伴們驚訝不已。中國缺乏購買力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回答是:不缺。在他看來,如何點燃這份購買力是關鍵。
當然,這也并非問題的全部。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在不同收入群體之間呈現極大的反差。為此,官方曾提出發展消費金融,重點服務中低收入人群,釋放消費潛力并促進消費升級。
今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市場準入,將原在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在審批權下放的同時,政府也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
“消費金融公司正迎來全面發展的歷史時機,需要市場、從業者‘化外生機遇為內生動力’,以金融產品、服務模式、業務渠道、組織管理、風險控制的全方位升級實現發展質量的持續提升。更好地釋放消費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助推器。”在上周舉行的2015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銀監會非銀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形勢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空間巨大,消費金融踐行普惠金融的理念,重點為傳統金融體系難以覆蓋的群體提供獲取金融服務的渠道,惠及更廣大的城鄉居民。
消費信貸是消費金融最重要的形式。新金融記者日前從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獲得的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從1997年至2014年,我國消費信貸余額由172億元增長到15.57萬億元。而在消費信貸總額中,盡管住房消費貸款的比重一直維持在80%以上,但汽車消費貸款、助學貸款、旅游貸款等也獲得了較快的增長。
前述研究中心認為,真正用于居民消費而不是用于投資的信貸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因素,而以住房信貸為主的投資性消費信貸可能更有利于傳統模式的維持。
與商業銀行不同,消費金融公司是經批準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專注于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消費貸款,具有小、快、靈的業務特點。不過伴隨近年來電商等迅速崛起,互聯網消費信貸可謂“風起云涌”。
目前,消費金融的提供主體已日益多元,這當中就包括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電商和互聯網金融等。在業界看來,伴隨著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互聯網金融這一新鮮事物受到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熱捧,負債消費已經能夠為大量年輕消費者所接受。事實上,互聯網金融正從單向供給轉為向大眾定制消費,深度挖掘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根據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調研發現,在貸款條件方面,不同公司的差異很大,比如在最長貸款年限上,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最長貸款年限僅為1.5年至2年,而商業銀行的貸款年限則為10年或以上。
在平均貸款規模方面,各類公司從不到3000元至30萬元不等。耐人尋味的是,據樣本數據顯示,平均貸款規模與消費信貸商類型有密切的關系,專業消費金融公司的平均貸款規模顯著低于其他類型公司。比如,銀行6.38萬元、小貸6.35萬元、互聯網金融公司4.45萬元,而消費金融公司只有0.74萬元。
對比不同類型公司的費率來看,商業銀行的綜合費率(月利率和月服務費率之和)明顯低于其他機構,只有不到2%,而其他類型公司的綜合費率差別不大,都在4%左右。
盡管商業銀行費率低,但其審批時間則較長。數據顯示,專業消費金融公司的審批時間顯著低于其他類型公司,平均只要不到三個半小時即可完成審批,而商業銀行平均來說要超過兩天以上才可完成審批,小貸公司一天多一點,互聯網金融也不到兩天。
不過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也提醒人們注意,在網上信息服務方面,各類消費信貸商大都可以提供詳盡的查詢網站,但在是否告知逾期罰款措施、短信提醒、客服中心等服務規范性方面則差距較大,絕大部分商業銀行和全部消費金融公司都可以提供上述服務和盡到告知義務,但盡到逾期罰款告知義務的小貸公司、中介公司和互聯網金融公司則只有38%、18%和25%,能提供短信提醒和客戶呼叫中心服務的小貸公司和中介公司更是只有6%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