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升值341點至6.3154,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央行昨日公布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升值341點至6.3154,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分析人士表示,上周五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大漲,在此背景下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大漲,順應了即期市場上匯率變化走勢,是央行繼續讓市場因素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一種體現。預計在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評估之前,人民幣匯率仍維持強勢,而央行也將更傾向于穩定人民幣匯率,并縮小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差價。
受到上周五在岸離岸大漲刺激
央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調高341個基點報6.3154,漲幅達0.54%,創下2005年7月22日以來最大漲幅。
一國有大行外匯分析師劉新亮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周一人民幣中間價大漲,是受到了上周五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大漲的直接刺激。上周五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大漲。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392點報6.3174,創2005年最大單日漲幅,并創出8月10日以來最高收盤水平;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目前漲246點報6.3244,盤中漲幅一度再超300點。
離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10月最后兩個交易日上演反攻大戰。10月29日,人民幣兌美元從6.4004的低位V型反彈近400個基點,10月30日又強勢攻破6.32關口,盤中一度觸及6.3152的811匯改以來最高水平。當天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率價差從450個基點被拉平,并一度倒掛近170個基點。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隨之上調之后,與上周五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收盤價相差僅21個基點。
中間價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今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以增強其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自當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據統計,“811匯改”之前即今年1月1日至8月10日,人民幣中間價與前一日收盤價的相關性僅為0.70;而在8月匯改之后即2015年8月11日至今,人民幣中間價與前一日收盤價的相關性大漲至0.99.
廣發銀行外匯和商品交易主管黃毅對此表示,如今人民幣中間價不再像過去和上日收盤價有很大偏差。相較于以前通過中間價的“價格引導”作用控制匯率的漲跌停,市場化改革后中間價的引導作用應該主要體現在市場產品的清算基準和財務折算等方面。“看到今天收盤價也就知道明天中間價了,除非晚上美元有特別大的變動。現在中間價已經很市場化了,基本上交易員對中間價特別的關心比起以前要降低一些”。
IMF即將評估是否將人民幣納入SDR
劉新亮表示,在人民幣納入SDR評估之前,人民幣匯率仍維持強勢,而央行也將更傾向于穩定人民幣匯率,并縮小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差價。不過在經濟基本面下行壓力仍存的背景下,短期在岸和離岸人民幣難以出現趨勢性的升值。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近日在報告中表示,IMF將于11月4日召開董事會會議討論對SDR的可能調整,最終決定可能在會后立即公布,也有可能在幾周后才揭曉。該行預計IMF或將同意人民幣納入SDR籃子。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領域專家徐奇淵表示,隨著IMF在評估人民幣進入SDR的籃子時間越來越近,最近中國已經接連推出了一系列沖刺的措施,密集發力、推出組合拳,“人民幣進入SDR的可能性還是比較樂觀,可能性大約是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