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網10月30日消息,49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被正式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男,1966年生,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系講師,主任,并擔任過北京外國語大學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2015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曾于2012年3月-2015年6月曾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他一直以來專注人民幣國際化,今年11月,IMF執行董事會按計劃將正式討論是否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目前人民幣國際化已行至最后的沖刺階段,央行在其中肩擔重任。目前,央行共有4位副行長:易綱 、潘功勝 、范一飛和郭慶平 ,其中兼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易綱分管外匯政策,潘功勝則分管征信。
對于陳雨露此時赴任央行副行長,外界認為與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加入SDR密切相關。今年7月18日,陳雨露代表課題組提出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陳雨露表示,人民幣在國際金融活動中的金融交易計價和外匯儲備功能已經成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如果今年下半年人民幣能夠通過SDR例行審查,跨入國際貨幣儲備行列,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指數穩步上升奠定階段性基礎。另外在今年5月,陳雨露在瞭望智庫刊發的文章中指出,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光明前景,市場是認同的;對于吸納人民幣提高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大家也是公認的,攔在SDR與人民幣之間的都是一些技術層面的細節問題,并不是原則問題。人民幣加入SDR只是時間問題。
2015年6月,在“人民幣、SDR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研討會上,陳雨露表示,由于不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廣大新興市場國家深感憂慮,國際貨幣體系到了亟須改革的重要關口。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高速度較快,尤其是“一帶一路 ”戰略的推進,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成命運共同體并且形成一個人民幣貨幣區的可能性。
當前人民幣納入SDR征程越來越近。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日前在分析報告中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于11月4日召開董事會會議討論對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可能調整,最終決定可能在會后公布。該行預計IMF或將同意人民幣納入SDR籃子。中國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金中夏2日表示,目前IMF對人民幣的評估工作正在進行中,但做出準確預測還為時尚早。 “IMF工作人員將在最終報告中給出自己的結論和建議,并提前散發給執董會供各國研究,執董會將正式開會討論報告提出的建議并決定是否批準這一報告。”金中夏說,“我們預計今年完成這一審議。” 11月2日,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在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一場演講中談及了此事。他在回答一位歐美地區國家前總統提問時稱,許多國家都表示人民幣應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SDR一攬子,“我想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國際經貿合作的需要,希望各國采取積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