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互聯網金融平臺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大蛋糕。《北京商報》近日報道,某養車平臺日前推出了養車錢包APP,試圖通過跨界理財行業突圍養車O2O企業的融資困境。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互聯網金融平臺自然不會放過這塊大蛋糕。《北京商報》近日報道,某養車平臺日前推出了養車錢包APP,試圖通過跨界理財行業突圍養車O2O企業的融資困境。
另外,各大互聯網巨頭也陸續參與了汽車金融業務,甚至有觀點認為,這將是萬億的大市場。看似已是互聯網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汽車金融行業其實業務非常狹窄,預計短期難以爆發,擴大市場還需從客戶觀念入手。
互聯網汽車金融被視為汽車業發展的新引擎
如今,互聯網金融滲透至各行各業,就連小區門口的快遞箱APP都打出了“寶寶”類理財產品的廣告,可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
去年,德勤發布《2014中國汽車金融報告》稱,中國汽車業早已逐步邁進“網絡時代”,汽車金融和互聯網之間的交互也必將迸發出更加耀眼的火花,互聯網金融平臺將成為汽車金融的主體,汽車金融即將進入互聯時代。因此,相關IT企業又將目光聚集到了汽車金融領域。
2015年,可謂中國汽車金融元年,各路互聯網巨頭均有所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涉足汽車金融的互聯網企業已經超過20家。先是騰訊理財通和一汽大眾、奧迪展開品牌跨界合作,推出“奧迪A3,購車即理財”的合作;再是阿里宣布聯手螞蟻小貸和諸多汽車廠商上線“車秒貸”;九月,優信與微眾銀行也推出全新購車方案“付一半”;而京東也與易車公司達成總金額高達15.5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
對此,中研普華研究員李湖指出,互聯網企業實施汽車金融服務,可以通過互聯網企業在數據上的傳統優勢實現對客戶的動態授信,進一步實現整個用車周期的資金融通。
另外,阿里汽車部相關負責人則認為,互聯網企業可以從用戶角度出發,與汽車廠商和汽車金融機構一起優化流程。另外,利用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做大汽車金融。
萬億級汽車金融市場潛力待開發
公眾對我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還是比較陌生的。然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4億臺。未來6年,新車銷售增長率保持在7%左右,二手車銷量增長率近20%,預計到2020年,新車和二手車的銷量將超過4600萬臺,其中二手車銷量占新車銷量的一半。按照我國汽車銷售中貸款購車比例增速測算,2018年這一比例將超過25%,這意味著貸款購車達到1000萬臺。億級的汽車保有量為汽車金融產業的成長提供了土壤。
一份調查表明,中國已有74.5%的消費者認可貸款購車的消費方式,預計未來3年到5年我國的購車貸款率將達到40%-50%。而目前北美市場的購車貸款率達80%以上,印度為70%左右,巴西為50%左右。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至2015年底時,汽車消費金融市場金額將達到6700億元。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預計到2019年滲透率將提升至41%,隱含22%的復合增速。如果按每輛車抵押10萬元計算,國內的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可能達到萬億級。
更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金融和保險將成為未來整個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利潤點和收入來源,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元。
中國汽車金融市場潛力如此之大,有以下幾大原因。其一,國家政策支持。央行等10部委在今年7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中央首次從政策角度對基于互聯網的金融創新予以肯定,使得網貸合法化時代真正到來。其二,年輕人群體將是汽車金融未來的主要潛在用戶。80/90后這批群體不少是剛參加工作不久或是有不少的家庭經濟壓力,資金缺口較大,而今后,這些缺口都將被金融貸款填補。其三,互聯網公司做汽車金融的門檻相對較低。一位4S店的銷售人士表示,銀行貸款要求比較高,要有流水證明或者抵押物等,征信記錄不好也不能獲得貸款,而互聯網汽車金融公司門檻相對較低。
汽車金融短期爆發困難
盡管前文提到,我國汽車金融將迎來萬億盛宴,然后,另一份數據顯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中國,汽車現金購車比例較大,貸款不到四分之一。對此,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馬韜認為,互聯網企業的加入,會進一步促進汽車金融的滲透率,但短期內很難出現爆發式增長,市場需要進一步培育。億歐網創始人、資深O2O行業分析人士黃淵普也表示,互聯網企業入駐汽車金融業務,目前還未能看到革命性成果,但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趨勢。
那么,互聯網汽車金融這一新領域如何做,才可如預期所料,順利發展成萬億級大市場呢?
首先,用戶的信息安全問題亟需解決。當前,面向汽車行業的融資租賃、典當、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用戶對其了解和認識不足,而網絡安全問題又呈頻發姿態,用戶對相關平臺也缺乏信心。中研普華研究員李湖認為,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未來可能面對的問題除了政策風險之外,對于汽車金融業務的風險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對于資金和數據安全的保護正是互聯網企業相對傳統企業的不足點。
其次,產品定位單一,資金天平傾斜嚴重。多數互聯網平臺是將汽車金融定義為“貸款買車”,這將會進一步擴大資金的缺口。目前看來,類似養車類后服務的“寶寶類”汽車金融方案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的問題。
最后,大型互聯網企業參與熱情不足。現有提供相關服務的互聯網企業比較局限,BAT三巨頭中的一家目前還未有參與的動靜,其他兩家也只是小試身手。
因此,培育出穩定健康的互聯網汽車金融市場,需要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增加產品模式,還需要更多企業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