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反應堆技術實現突破 6股成搖錢樹】隨著核電工程建設高峰期到來,我國核電設備市場需求空間將再度打開,產業鏈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A股市場中,可關注相關概念股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核科技、久立特材、應流股份、江蘇神通等。
點擊查看>>>個股研報 個股盈利預測 行業研報
中國核反應堆技術實現突破 關注這些核電板塊
現今的所有的核反應堆都依靠鏈式反應,但鏈式反應卻可能失控并引發爆炸。有消息稱,通過探索把質子束用于次臨界反應堆,中國科學家離能夠運行一個核反應堆而不產生鏈式反應又進了一步。這一方面可消除熔毀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安全地清除成堆的核廢料。
此外,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技術部主任楊波近期表示,中國首批內陸核電站之一,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桃花江核電站項目前期“公眾溝通”工作順利通過同行評估。這是中國內陸核電“公眾溝通”工作首次接受同行評估,也是中國首次針對核電站項目前期的“公眾溝通”工作進行權威評估,意味著中國核電建設的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核電海外擴張和內陸有望重啟能夠提升核電板塊估值,裝備類企業今年將先后迎來訂單拐點,業績拐點于明后年開始體現,其中手握核心原材料、新產品品類儲備豐富以及布局核電后市場的先行者會實現業績大幅增長。
隨著核電工程建設高峰期到來,我國核電設備市場需求空間將再度打開,產業鏈相關個股值得重點關注。A股市場中,可關注相關概念股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核科技、久立特材、應流股份、江蘇神通等。(來源:觀察者網)
【個股研報】
中核科技:核電關鍵零部件商迎核電重啟+國企改革新機遇
2015年三季報業績略下滑, 受2013年無新開工核電站影響
公司是集工業閥門研發、設計、制造及銷售為一體的制造企業,也是中國閥門行業、中核所屬的首家上市企業。2015Q1-Q3,公司營業收入13.5億元,同比-5.7%;營業利潤0.38億元,同比-21%,歸母凈利潤0.51億元,同比-2.2%。我們認為業績下滑的原因是:核電閥門訂單有很強周期性。福島事件后國內暫停新開工核電站,但核電閥門項目招標期較長,一般對業績的體現是在項目開工后兩年。因此,2015Q1-Q3業績受2013年全年無新開工核電站影響。
盈利能力平穩,下半年受核電重啟利好將企穩上升
2015Q1-Q3毛利率23.82%,同比-0.28pct。我們預測,隨著下半年核化工閥門、閥門鍛件募投項目相繼投產,毛利率將上升。三項費用合計19.80%,同比+0.7pct,主要原因系銷售費用增加所致。
高壁壘、早起步是承擔軍工任務的必要前提
公司是國內核工業集團系統所屬企業,是首家在A股上市的閥門企業,面向資本市場的同時,還承擔著為國防工業提供軍品的任務。公司長期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包括核能建設專用閥門主蒸汽隔離閥、爆破閥和其他相關行業的關鍵閥門國產化等項目。核電站關鍵閥門長期以來主要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核電國產化的主要瓶頸。公司是國內僅有的兩家(另外一家大連大高未上市)研制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核電示范工程的最大口徑爆破閥工程樣機的企業,并先后成功通過首次功能性開閥試驗,這標志著CAP1400核電站非能動安全系統這一關鍵設備自主化研制取得重大進展。201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支出為132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54%。
募投項目閥門鍛件和核化工閥門已經達成投產條件
高端核級閥門鍛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項目施工建設和設備驗收。該項目預計年產能6000 萬元,主要為核級閥門提供鍛件。目前,公司核電關鍵閥門與核化工專用閥門的募集資金項目建設處于完工后陸續開始投入運行階段,2014 年實現業務收入3909萬元。
中核集團旗下國企,有更多自上而下的訂單機會
目前核電運營商“中核集團、中廣核、中電投”三足鼎立,閥門企業多為民營,如江蘇神通、紐威股份、應流股份,而公司作為央企背景的國資企業,在承接項目上將享受更多自上而下的機會。我們認為,中核集團旗下僅有中國核電、中核科技、東方鋯業(民營)、中核國際(港股)四個上市公司平臺,未來中核集團國企改革東風增強,中核科技具有小市值高彈性的特點,具有較高的改革空間。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受國內核電重啟利好,同時核電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預計明年收入增速將顯著高于今年,當前處在收入利潤的低點,未來業績彈性大。核電設備企業于今年迎來訂單拐點,而業績拐點于明后年開始體現,預計隨著核電重啟帶來的訂單,對應2015/16/17年的EPS為0.15/0.19/0.24元,對應PE分別為244/193/153,繼續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核電重啟低于低于預期。(東吳證券)
久立特材:短期業績低迷不改長期成長趨勢
業績摘要: 2015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19.56 億元,同比下滑 6.67%,扣非凈利潤 1.04 億元,同比下滑 34.15%;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收 6.55億元,同比下滑 11.31%,扣非凈利潤 0.39 億元,同比下滑 25.99%。
油氣管需求低迷拖累營收增長。 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微降主要是由于油氣管業務收入占比近 50%, 受宏觀經濟不景氣及原油價格低位運行影響,石油化工行業整體需求疲軟,公司鎳基合金管和 LNG 管業務收入同比下滑。全年來看,國家核電項目重啟明顯低于預期,短期內公司核電業務對公司的業績貢獻有限,受油氣管價格下滑影響,預計全年業績小幅下滑。
毛利率短期承壓,但上升是長期趨勢。 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 1.69 個百分點, 主要系受行業競爭加劇影響,鎳基合金管和 LNG 管業務毛利率下滑幅度較大所致。軍工、核電是公司未來最大增量業務的來源,未來的公司戰略是追求盈利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單純的粗放式的收入增長, 毛利率上升將是長期趨勢。
公司軍工核電處于寡頭壟斷,業績爆發的確定性強。 在不銹鋼管材領域,公司已占據壟斷性競爭優勢,開始走結構優化的發展道路,選擇核電和軍工作為重點突破方向。核電方面,公司已實現了核 1、核 2級不銹鋼管材的全覆蓋, 競爭對手僅有寶銀一家,隨國家核電重啟進入實質性階段,核電業務有望迎來爆發性增長期。軍工方面,具備關鍵管材技術的企業,僅有公司與寶鋼、長鋼,后續訂單落地概率較大。在核電及軍工領域,公司先發優勢明顯,堅定看好公司轉型升級之路。
盈利預測及評級。 預計 2015-2017 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7.63%, 66.68%和 40.78%, EPS 分別為 0.21, 0.35 和 0.49 元,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核電啟動進度不及預期; 軍工市場拓展不及預期。(東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