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場外配資清理完成】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推進場外配資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推進場外配資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清理5754個場外配資賬戶。
分析評論
場外配資必嚴 場內融資可寬
近日媒體報道,被認定為引發滬深股市6月中旬以來“異常波動”禍水的場外配資,現在不但還在繼續做,而且為了規避監管還變換了形式,從線上移到線下,從系統監控變為“人工盯盤”,而杠桿率仍達5倍左右,賬戶仍由配資公司提供并控制。有分析人士認為,場外配資此前的重要入場接口已被阻斷,現在場外配資規模有限,不必過慮。另外,進入10月以后,場內融資也開始重新活躍起來,融資余額再度突破了萬億大關。有市場人士大聲呼吁,一定要重視這種現象,絕不能讓費了很大力氣,付出了極其高昂的代價才壓縮下來的杠桿率重新抬高。對此,筆者的看法是,對場外不斷變換形式的配資理應保持高度警惕,而對場內融資余額的抬升則大可放心。
由于沒有法規,沒有納入監管,場外配資特別是民間配資始終處于灰色地帶。場外配資對配資客的要求寬松,多是以有多少資金為配資條件。場外配資杠桿率不受約束,因此風險極大。所以,對場外配資的一舉一動都要密切觀察,處處留心。在現有的法律環境下,證監會清理場外配資是以《證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應當按照規定以投資者本人的名義為投資者開立證券賬戶”,也即實名制這一規定為依據的。恒生、同花順 、銘創三公司是因為開發了投資者不履行實名開戶程序即可交易證券的系統而被處罰的,而華泰證券等五機構又是因為接入了上述三公司的系統被處罰的。但是,設計主賬戶下設子賬戶和虛擬賬戶的傘形信托及其主管信托公司,以及那些明知傘形信托下設子賬戶、虛擬賬戶而又為其配資的金融機構卻沒有受到處罰。也就是說,證監會只查處了在他們管轄范圍內的違法配資,整體場外違法配資并沒有得到徹底清理,所以,一有氣候,大規模場外配資的死灰復燃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從長遠看,場外配資的根本治理在于公開化、透明化、法治化,在這些均未做到之前,我們必須保持對場外配資的及時跟蹤,堅決不讓一筆違法配資進入股市。
至于場內融資突破萬億倒不必過于緊張,畢竟場內融資融券已做到了公開化、透明化、法治化,而且現有的法規可以調節融資融券的規模。早在2012年就出臺的《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轉融通業務規則(試行)》,就規定了證金公司應當“對證券公司征信調查情況進行分析評估,并結合市場狀況、風險控制等因素,確定授信額度、保證金比例檔次”(第八條),并可對轉融通標的證券名單進行調整及對各轉融通標的證券的特定期限和所有期限實行暫停(第十九條、第二十條)。這就是逆市場的調節。只是不知在場內融資融券余額一再攀高直至達到2.27萬億元時,證金公司為什么沒有照規則執行。今年新修訂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更明確了逆周期調節機制,要求證券交易所建立融資融券業務風險控制指標浮動管理機制,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對融資融券業務保證金比例、標的證券范圍、可充抵保證金的證券種類及折算率,最低維持擔保比例等進行動態調整,實施逆周期調節?!彼?,場內融資融券只是一個落實法規問題。鑒于目前的行情在低位區域運行,各種浮動指標不向寬松浮動也就是嚴格了。融資余額上漲有利于恢復投資者信心,也有利于股市健康發展。
有的市場人士從融資融券余額占總市值的比例提出問題,說發達國家的老牌市場融資融券余額一般在總市值的2%以下。而今年滬深股市在6月中旬融資融券余額達到2.27萬億元時,占總市值的3.5%,占自由流通市值的7.6%,按占總市值2%計算,我國融資融券余額在5000萬到1萬億之間比較合適,現在突破1萬億就是到了該管制的節點了。向發達國家的老牌市場靠攏是可以的,但滬深股市是新興市場 ,行情波動一向比較大,如果把融資融券的余額壓縮至5000萬,那么融資融券存在的意義將大打折扣。以我國目前的發展程度,比照發達國家的股市不能太機械,應立足國情,摸索自己的數值。因此,只要融資融券走在公開化、透明化、法治化的道路上,只要股市不瘋漲,融資融券余額大一些是可以包容的。(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