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評估日期日益臨近,中國顯示出對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差容忍度下降的跡象。
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評估日期日益臨近,中國顯示出對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差容忍度下降的跡象。
數據顯示,周五盤初時段離岸與在岸人民幣匯差擴大至260個基點左右,之后當地時間10時左右離岸人民幣急劇升值,20分鐘內匯差縮窄至100個基點以內。中國的資本管制措施導致了兩地匯差的存在。
“中國明確表現出希望在岸與離岸人民幣靠攏的意愿,”加拿大皇家銀行亞洲外匯策略主管Sue Trinh表示。“前段時間干預會出現在匯差達400個基點左右的時候,現在250-300個基點就足以引發干預。”
中國央行對兩地人民幣匯差的容忍度似乎在下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8月份時表示,人民幣若要加入SDR,需實現市場化定價。IMF執委會將于本月評估SDR的構成,屆時將決定是否納入人民幣。
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Mirza Baig和Jasmine Poh在報告中寫道,中國政府似乎對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差非常敏感,部分原因在于他們擔心匯差過大會降低人民幣“入籃”機率。
上周五早盤時段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在大約20分鐘里由下跌0.12%變為上漲0.24%。
申萬宏源駐香港銷售交易主管黃觀威表示,人民幣盤中的急劇變化是央行干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