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從業人員今年進入保險行列的人數比往年有了大幅的提高。市民對于保險意識的增強也讓保險需求進一步增加。但是,保險行業普遍出現的較高的人員流動性也是一直存在的現象。如此大進大出的現實讓保險營銷員招募陷入了怪圈。
保險行業從業人員今年進入保險行列的人數比往年有了大幅的提高。市民對于保險意識的增強也讓保險需求進一步增加。但是,保險行業普遍出現的較高的人員流動性也是一直存在的現象。如此大進大出的現實讓保險營銷員招募陷入了怪圈。
保險代理人大半已流失
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披露,截至目前,保險從業人員隊伍規模已接近600萬人,其中保險代理人隊伍達到505萬人,而2014年年末保險代理人的數量為325.29萬人,即今年以來保險的代理人暴增近180萬人。
記者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發現,前6個月保險營銷員為378.30萬人。保險公司用6個月時間增員53萬人,緊接著用4個月時間增員126.7萬人。其實,上半年暴增53萬人的增速已經創下保險業六年的增員紀錄,前10個月的增速刷新上半年的增速紀錄。
營銷員隊伍高增長的同時還伴隨著高脫落。《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白皮書》顯示,整體上,行業主動離職率最高的是保險銷售員,達到34.25%。行業大量脫落現象并未改觀。數據顯示,2011~2013年,全國有508萬人次加入保險營銷員行列,同時又有502萬人次流失。
青島保監局陳科長表示:“對于今年青島地區保險從業人員增長的數據暫時還未公布。”但是記者從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加入保險行業的人員明顯高于往年。
保險業資金增長吸引人
安城保險青島分公司車險部經理丁經理表示:“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取消對于壽險公司影響較大,保險代理人一般出現在壽險公司,對于財險公司影響不大,財險公司的人員相對壽險公司規模上較小,人員流動上財險公司也明顯小于壽險公司。”
對于壽險營銷員的大幅增長,保險業內人士認為,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的取消是造成人員大增的一個原因,之前保監會統計代理人是以通過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再加上所聘用公司發放的展業證書兩項作為統計標準,保險公司對不符合規定的不報,而現在取消代理資格考試之后,壁壘取消了。
今年8月份,保監會下發《關于保險中介從業人員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保監局不得受理保險銷售,含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資格核準審批事項。這將保險代理人的準入權由保監會下放至保險公司,險企增員的門檻大為降低。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是保險業發展比較好,保險代理人收入增加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記者查詢了青島保監局對于2015年青島保險業經營數據上可以看出,九月份的財保收入是684938.87萬元,而一月份的數據為100618.65萬元。保險業的發展也吸引了不少求職者加入保險行列。
提高待遇才能留住人
社會地位低、收入水平偏低、缺少歸屬感等,都是導致營銷員流失的原因。
保險行業協會對114家保險公司的51918 名保險從業者的調查顯示,18.03%認為與保險公司的關系不穩定,缺少歸屬感;17.74%認為收入水平偏低且不穩定,收入來源單一;18.97% 認為個稅起征點高,稅率高且社保費用不能在稅前收入中扣除,導致稅負較重;19.95% 認為社會地位低,名聲較差,職業認同感低;9.52% 認為職業發展前景不明,職業發展通道受阻。
而隨著今年以來保險營銷人數的大增,沒有社保的營銷員人數也將會更大。
根據保險行業協會的調查,大多數保險營銷員都希望能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保,但是欠缺的是政策上給予其與其他共性階層同等的稅前扣除的待遇 .
面對人員流動性大,保險專家認為:薪酬管理體系應當匹配長短期的激勵約束機制,如員工持股計劃、分紅等激勵手段,有利于更好地統一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
同時,保險業要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配置的作用,達到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建設。借力互聯網先進的技術手段,為提高人才的素質提供渠道。提升保險從業人員的素質和社會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