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87歲的他終于回來了,還帶著“沉甸甸”的“見面禮”。
日前,宜家創始人、著名稅收流亡者之一,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宜家(IKEA)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搬回了位于瑞典南部的宜家總部所在地阿姆霍特。這也就意味著,坎普拉德將重新在瑞典納稅。
而追究起坎普拉德背井離鄉40余年的原因,除了不愿繳納重稅恐怕很難再找到其他理由。瑞典一直是高稅收、高福利的典型國家,劫富濟貧的稅收體系嚇跑了很多瑞典本土富豪,坎普拉德便是其中之一。盡管生活在以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而著稱的瑞典,高稅收對于很多人而言是一種能夠接受的代價,但這對于坎普拉德等人來說,則是不能承受之重。
20世紀70年代,坎普拉德跟瑞典另一個商業巨頭、利樂包裝的二代繼承人漢斯勞辛共同逃離瑞典,以示對瑞典過高稅收制度的抗議。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1973年,坎普拉德離開瑞典來到丹麥,但這似乎并不是他的目的地,因為丹麥的稅率也并不低。數據顯示,目前丹麥稅收占國內GDP的近50%,早已超過瑞典成為全球稅賦最重的國家。而在歐洲整體高稅賦的環境下,利用低稅賦吸引大量人才和外資進駐的瑞士成為了坎普拉德的不二選擇。1976年,他搬到了瑞士定居,直到日前重返瑞典。
坎普拉德的家族新聞發言人派爾接受瑞典《每日新聞》采訪時表示,坎普拉德希望晚年能夠靠近自己的家庭和朋友,盡管他已經將宜家集團主席的職位交給自己的兒子,但他會繼續在宜家的產品發展上做更多的工作。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此前,瑞典稅賦曾一度占GDP的一半。但自2006年以來,為刺激消費增長,瑞典政府已實施五輪所得稅削減計劃。宜家集團在全球28個國家經營著328家賣場。在今年8月底結束的2014-2015財年,宜家實現全球銷售額319億歐元。不過,輿論普遍認為,宜家在避稅方面堪稱“大師”。
事實上,宜家集團的母公司是英氏控股集團,而英氏控股集團則完全屬于同樣由坎普拉德成立的英氏-宜家慈善基金會。簡而言之,宜家實際上享受著非盈利機構的稅收待遇。目前,斯德哥爾摩已廢除財富稅,而且坎普拉德也已將他所擁有的股份轉移到其他國家的慈善基金會,因而不會有任何其他的稅務后果。
據悉,坎普拉德向稅務部門報告的個人收入為1770萬克朗,其中1200萬克朗來自工作。他因此要繳納大概600萬克朗(約合64萬歐元)的個人所得稅,比例也著實不小。根據彭博社最近的一份億萬富翁名單,坎普拉德是歐洲首富和全球第四大富翁,擁有價值517億美元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