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5個月的縮水后,中國的外匯儲備持續下降的局面終于在10月發生改變。央行上周六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5255.07億美元,較9月的35141.20萬億美元增加了113.87億美元。在經歷了連續5個月的下降之后,中國外匯儲備意外重拾升勢。
資本外流暫告段落?
據了解,上一次外匯儲備正增長還是在今年4月。我國外匯儲備在2014年6月末達到頂峰39932億近4萬億美元。但自2014年9月開始呈現連續下降,從3.89萬億美元一直降至3.73萬億美元。
今年4月外匯儲備曾小幅回升至3.75萬億美元,但5月之后規模一路下滑,其中,因受股市大幅調整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價機制調整影響,手握龐大外匯儲備的央行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了操作,今年8月份外儲更是創紀錄大降939.29億美元至35573.81億美元;9月再降432.6億美元至35141.20億美元,刷新今年外匯儲備最低值。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小奕10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外匯儲備下降也是事實,但目前還在可控范圍內。他同時表示,今年以來或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匯資金確實呈現了一定的流出趨勢。
對于外匯儲備意外結束五連降的原因,市場人士眾說紛紜。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員張瑜認為,這是由于美聯儲9月加息再次爽約,央行干預意愿強勢的結果。還有一種說法則是,商業銀行代替央行承擔了更多的資本流出壓力。可見的是,在9月就曾出現央行口徑外匯占款降幅小于金融機構口徑降幅的情況,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央行所采取的穩定措施減少了外匯儲備的消耗,商業銀行承擔了更多的資本流出壓力,但是市場上關于人民幣匯率下行的預期依然存在。
還需看SDR與美國是否加息
雖然外匯儲備的下滑在10月結束,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10月數據到底意味著外匯儲備縮水的停止還是暫停,目前還難以判斷。
民生證券認為,這需要看SDR(特別提款權)是否有黑天鵝事件以及美聯儲加息步伐。短期來看,11月底SDR水落石出之前,人民幣匯率將會繼續穩定;中期來看,匯率下行預期并未銷聲匿跡,如果加入SDR未成功,黑天鵝事件沖擊下疊加之前或有遠期協議對沖操作等,人民幣匯率下行預期或會卷土重來,如果順利加入SDR,也不排除人民幣要與美元脫鉤,一次性出現較大下行來校準市場預期;不過長期來看,經常賬戶盈余依然具有較大規模,國內經濟增速雖下臺階但絕對增速依然在全球前列,人民幣并不具備持續下行的基礎。
央行同期數據還顯示,10月末黃金儲備633億美元,較9月末的612億美元增加21億美元,增幅3.4%。此外,10月末基金組織儲備頭寸46.4億美元,9月末報46.9億美元;10月末特別提款權104億美元,9月末報10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