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雙十一的第七個年頭,如一個生物體的自我循環(huán)一樣,新陳代謝貫穿其中,與巨大的分母相比,仍不乏有借助這個平臺實現(xiàn)從0到1轉變的賣家和品牌。淘品牌們如今也在不斷升級,比如知名服裝品牌裂帛已經發(fā)展出了ERP、BI等系統(tǒng),并新成立了科技公司,向傳統(tǒng)服裝企業(yè)完成了第一單技術輸出。
身著寶藍色長裙的湯大風,是她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第七次參與阿里的雙十一,也就是說從阿里造出這個節(jié)起,湯大風和她的裂帛便積極參與其中。
有一年,裂帛還拿了女裝類目冠軍,湯大風覺得那不是她刻意去追求的,這家鮮有的不打卡的電商企業(yè)“玩”到今年,更愿意以“健康”的方式參與雙十一:不殺價、不做過多備貨、提高售罄率,她說,庫存是服裝業(yè)的死結,裂帛的供應鏈也磨合了快五年,到今年,裂帛成立獨立的科技公司,向外售賣這套系統(tǒng),湯大風透露,已經做成了第一單生意。
與湯大風不同,地處大興的涂修圣今年是第一次參加雙十一。這位做泛俄語國家外貿生意的安徽人,一直稱自己的企業(yè)過去是生產型,到現(xiàn)在想轉型為結算型或者展示型企業(yè),與實體外貿對標的是跨境出口電商。他稱自己的優(yōu)勢在“科研、品控,唯一的不足是不懂互聯(lián)網”,為此,涂修圣將電商團隊單獨成立了一個公司,今年的雙十一,他也在準備“爆款”。
在阿里的生態(tài)里,賣家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派代網的數據顯示,至2015年年初,天貓賣家數量為137734家,淘寶賣家數量是86140家;但這與新浪科技的統(tǒng)計有很大出入,同一時期,新浪科技的數量為:淘寶賣家的數量為600多萬家,天貓有6萬多家。
2015年,是雙十一的第七個年頭,如一個生物體的自我循環(huán)一樣,新陳代謝貫穿其中,與巨大的分母相比,仍不乏有借助這個平臺實現(xiàn)從0到1轉變的賣家和品牌。
淘品牌的進化
裂帛是女裝類淘品牌,成長于天貓的流量紅利期,與其同一時期成名的還有茵曼和韓都衣舍。
與韓都衣舍孕育于韓裝代購、茵曼誕生在外貿服裝代工不同,裂帛最先在北京西單做民族風的實體店,但同時也嘗試淘寶店,那一時期,電商興起,網上的售賣火爆,“我分分鐘就把實體店關閉了”,湯大風回憶。
以后,裂帛取得迅猛發(fā)展,有一年雙十一,裂帛得了女裝類目第一,整個公司都沒有準備好,一起做客服,一起支持發(fā)貨,一起幫助物流……還有更令人奔潰的事是,某次雙十一天貓臨時調價,為了應對突變,裂帛幾乎全員出動,一起去改價格。湯大風透露,經過一次次的磨合,從前年開始,裂帛不再覺得雙十一是一種挑戰(zhàn)。
到今年,為了避免過高的庫存,裂帛啟動預售,所謂預售,就是C2B的反向定制,對時間不敏感的消費者先選中裂帛的某款服裝,預付費,裂帛匯集同類需求的長尾用戶的訂單后再組織工廠生產,之后再進入到發(fā)貨環(huán)節(jié)。
今年,裂帛的預售目標定在2500萬,預計占到整個雙十一銷售額的25%~30%之間,10月28日,湯大風透露,預售的售罄率在90%。裂帛在預售期間某些款式會不斷加單,如有的款型300~500件一起下單,最多不超過2000件。對于一些需要備貨的商品,數據的決策來源于消費者對貨品的收藏、點擊、裂帛IT系統(tǒng)里對于競品數據的抓取,最后是裂帛管理團隊投票決定,做到“良性備貨”。
“今年大家都在說網絡紅利消失,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它讓賣家懂得精細化運營。以前是粗放的狀態(tài),增長速度快,在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大家都非常謹慎,服裝行業(yè)死在庫存上嘛。”湯大風告訴鈦媒體記者。
七年參加雙十一經驗的背后,是裂帛這家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目前,淘品牌都在玩子品牌、多類目,像韓都衣舍的子品牌已經達到17個,茵曼的子品牌也發(fā)展了初語、生活在左等,裂帛也有一連串的子品牌:連燦、非池中、天使之城、裂帛童裝……湯大風說她發(fā)展子品牌沒有太刻意:結婚了,發(fā)現(xiàn)該給自己的先生買衣服穿,就做了非池中這個男款;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該穿“高端”一些了,就發(fā)展了連燦;而最近,湯大風懷了小寶貝,她覺得該做童裝了……
對于子品牌的管理,裂帛是在集團里組建小團隊,成立分公司,這些公司的控股方控制在集團手里,責任人就是法人,占有股份,分公司里的員工也給與一定的股權激勵,設定年度銷售目標,除了裂帛等主品牌是上億外,其它子品牌都在幾百萬以內,“利益綁定其中,大家做起來更有動力”。湯大風說,品牌的服裝風格統(tǒng)一在民族風,她認為的民族風有國內的和國際的,國際的就是波西米亞風,這一回答極好的回應了當初收購天使之城時的各種質疑。
在子公司的建立中,有一個子公司非常獨特,它叫「裂帛科技公司」。幾年前,在高速發(fā)展中,裂帛決定投入IT力量,其自主開發(fā)了整套生產供應鏈系統(tǒng)(SCM),從企劃到設計,到面輔料的計算、生產進度的跟進、打版、翻單、入庫到銷售端反饋,期間的花費在3000萬~4000萬,持續(xù)4~5年,才趨于成熟。
湯大風說:“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在用系統(tǒng)養(yǎng)成大家的習慣。”她透露,目前裂帛已經發(fā)展出了ERP、BI等系統(tǒng),并且新成立的科技公司完成了第一單技術輸出,對方是一家傳統(tǒng)服裝企業(yè)。
外貿電商零起步
與湯大風對電商的熟練不同,涂修圣此前一直是電商“門外漢”。
2005年,適逢歐債危機,涂修圣覺得這是一次觸底反彈的機會,應該嘗試下外貿,他開始面對泛俄語國家做銷售,主要品類是羽絨服,坐商是其這一時期的標志,涂修圣在北京雅寶路開了一家門店,等俄羅斯一帶的中間商上門選貨。
這次嘗試顯示了他對商業(yè)的敏感,一兩年內,面對泛俄地區(qū)的外貿做起來了,此后,從線下銷售端開始,他將產業(yè)鏈延伸至服裝的研發(fā)、生產上,到了今天,涂修圣的中鼎泰豐在大興區(qū)的辦公地點還留有工廠的痕跡,這里曾經容納了600多個工人,在研發(fā)端,他們也為國內的雅鹿等品牌提供服務。自去年起,涂修圣覺得應該發(fā)力電商。原因是,他觀察到他的一些中間商拿了自己的貨品后,也通過本地的電商渠道在售賣,例如一位阿塞拜疆的中間商,一年與涂修圣做的貿易額達到6000萬~7000萬,他的部分銷售在電商渠道商,“從他的身上我感受到電商的力量”,涂修圣說。
此外,這幾年,俄羅斯經濟不景氣,導致外貿訂單量下滑,資料顯示,2015年1~6月,我對俄羅斯、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金額分別為22.32億美元、11.27億美元、5.31億美元,增幅分別為-37.63%、35.75%和2.12%,出口數量增幅分別為-44.66%、14.03%和-17.89%。加之我國政府在互聯(lián)網+政策的引導下,中鼎泰豐這樣的企業(yè)正在面臨著轉型,這從一定角度上加速了他們對于電商的擁抱。
為了克服傳統(tǒng)企業(yè)體制上的束縛,涂修圣專門成立了一個電商公司,負責人是從亞馬遜招過來的李貴彬,對于今年首次參與阿里在速賣通上組織的雙十一,李貴彬也是從爆款做起。據了解,由于是線上線下同時運作,在確定一個款型為爆款時,有幾項衡量指標,例如在研發(fā)環(huán)節(jié)有500個貨品,到店展示為200余個,其中一些款型是中間商拿得最多、翻單最快的,便可以確定為爆品,涂修圣將這一環(huán)節(jié)總結為“試銷”。
在定價環(huán)節(jié),由于同時面對中間商和C端,中間商拿到中鼎泰豐的貨品后會進行貼牌,這從一定角度上緩解了線上線下渠道沖突的問題。加之,面對盧布貶值,泛俄語地區(qū)購買力下降,涂修圣在服裝設計上也適應了這個變化。
在俄羅斯,冬季長達九個月,像在中國北京地區(qū)冬天穿著的羽絨服,在俄羅斯僅為春秋裝,而真正的冬裝在重量翻番,加上貂皮銀狐等配飾,在俄羅斯當地,很看重這些配飾。經濟不景氣了,貂皮和銀狐的用量會減少,達到裝飾目的即可。在電商的定價方面,李貴彬認為不僅是俄羅斯,包括歐美地區(qū)的人都是價格敏感型購買者,他們在速賣通上上線的產品,起初有100~200美元和60~100美元,運作下來,發(fā)現(xiàn)60~100美元的購買量非常大,“50美元以下的我們不做,我們的原則是中端高做”,涂修圣告訴記者。
今年,阿里巴巴的雙十一提出全球化,據了解,包括在紐約時代廣場以及俄羅斯等地區(qū),阿里都投入廣告宣傳雙十一,紐約時代廣場的國內品牌展示有60個,裂帛作為民族品牌被帶上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而俄羅斯地區(qū)的雙十一宣傳也為像中鼎泰豐這樣的企業(yè)營造了一個基礎,而在接下來的“黑五”,這個在國外盛行了五、六十年的大甩賣,也是外貿出口企業(yè)的機會。
今年10月的杭州,在阿里啟動雙十一的大會上,幾個高管全程用英語進行演講,而數十個國家的大使也親臨會場,并發(fā)表演講,阿里也在借助雙十一的契機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