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淪為“管道”,中國移動正式宣布進軍互聯網,然而在國有企業的背景下,能以怎樣的姿態擁抱互聯網,還需時日觀察。
不甘淪為“管道”,中國移動正式宣布進軍互聯網,然而在國有企業的背景下,能以怎樣的姿態擁抱互聯網,還需時日觀察。
成立互聯網公司
近日,中國移動宣布,旗下互聯網公司——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已于10月30日拿到營業執照,總部設在廣州,注冊資本為30億元。同時任命內蒙古移動總經理洪小勤擔任該公司的總經理。
中國移動方面對新金融記者表示,此次成立互聯網公司,將以MM商城為基礎,通過計費、渠道等能力的開放,匯聚產業鏈各方,構建以MM品牌為中心的產業生態圈。
MM商城是中國移動在3G時代推出的移動應用商城。作為移動集團整體業務規劃的重要一部分,MM商城一直在整合分散在各地的優勢資源,把各項業務統一融合。如飛信、郵箱、微博之間的融合,以及MM平臺與音樂、游戲、視頻、書籍等數字內容的融合。
不甘淪為“管道”
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電信運營商都已經意識到,微信等通過互聯網企業繞開運營商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的業務對傳統電信業務有巨大沖擊,電信運營商很有可能會變成“管道”。
中國移動公司首席執行官李躍曾于2012年確認正在籌建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將把互聯網業務進行整合并公司化獨立運營,當時預計在2013年完成,但此后進展緩慢;2014年10月,中國移動宣布正式啟動互聯網公司籌備小組。
去年年中,中國移動提出了“三條曲線”的發展模式。第一條曲線是以語音和短彩信為代表的傳統移動通信業務,第二條曲線就是流量業務,第三條曲線是數字化服務的發展。
目前,中國移動正處在語音經營向流量經營轉變的過程中,第一條曲線已經達到了頂峰并且開始下降;第二條流量曲線雖然在4G帶動下也在增長,但未來隨著各家4G回歸同一起跑線自然會飽和,所以要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第三條數字化服務曲線。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移動電話通話量和移動短信業務量已經持續下滑9個月。1-9月,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21418.5億分鐘,同比下降2.6%;移動電話通話量和移動電話用戶的增長趨勢繼續反轉,雖然移動電話用戶數仍保持微增長,但移動電話通話量已連續9個月同比負增長;此外,移動短信業務量同步下滑,1-9月,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完成5325.8億條,同比下降7%,其中點對點短信量同比下降22.2%。
即便運營商還能經營流量,但大部分流量涌向了互聯網企業的應用,獲利者則是走“管道”的互聯網企業,運營商只能拿到流量費用。
2010年開始,中國移動旗下的一些增值業務開始采取基地運營模式,在全國設立了包括互聯網基地、手機音樂基地、手機視頻基地、位置服務基地、電子商務基地、手機閱讀基地、手機游戲及12580基地、手機動漫基地、物聯網基地等九大基地。
中國移動主打的互聯網新媒體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年初掛牌,中國移動原有的音樂、視頻、動漫、游戲、閱讀5大內容基地分別設立5個獨立子公司,統歸咪咕公司所管轄。而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則是在原互聯網基地的基礎上成立的。
可以清晰地看出,新媒體集團公司專做內容運營,互聯網公司則是渠道分發。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在國企轉型的道路上已相繼成立了終端公司、國際公司、財務公司、政企公司、新媒體公司以及互聯網公司。
道阻且長
中國移動曾經打造了飛信、飛聊等一系列互聯網產品,但就目前來看,都算不上成功。
此次以MM商城為核心建立新公司可以看出,中國移動互聯網公司將不是來和其他互聯網公司 “爭食”的,而是來“打地基”的,未來的中國移動在互聯網上的主戰略也并非挑戰現在的互聯網格局,而是力爭成為互聯網+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者,這也會成為未來運營商轉型發展的主基調。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對此表示,如今的中國通信市場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鐵塔公司的成立好像是對運營商的釜底抽薪;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發放,將整個市場的競爭推進到了新的戰國時代;互聯網公司對運營商傳統業務的沖擊更是讓其如坐針氈,運營商們陷入更為艱苦的市場競爭中。所以,在業務發展上展現出新的思維,比如成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新媒體公司和互聯網公司,主動去適應新的游戲規則,這將是運營商未來的發展方向。
至于未來轉型成功與否,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電信運營商固有的傳統管理模式和業務發展方式都不適應互聯網的發展,業務開發流程過長,人員管理靈活度很差,激勵機制不到位,很難有所作為,必須徹底改變才有機會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