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形勢綜述 中國變數最大】IMF經濟學家預計,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從2015年的3.1%進一步升至3.6%,與1980-2014年期間3.5%的平均增長水平相當。不過英國服務管理局前主席Adair Turner的看法卻比大多數人都悲觀。他擔心明年會爆發貨幣戰,因歐洲和日本試圖令其本國貨幣貶值來提振出口。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全球經濟在明年將略強于今年,但料大致與長期平均增長水平相當。
IMF經濟學家預計,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會從2015年的3.1%進一步升至3.6%,與1980-2014年期間3.5%的平均增長水平相當。不過英國服務管理局前主席Adair Turner的看法卻比大多數人都悲觀。他擔心明年會爆發貨幣戰,因歐洲和日本試圖令其本國貨幣貶值來提振出口。
2016年全球形勢綜述:① 中國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② 美國仍會是發達國家中的佼佼者; ③ 全球需求疲軟、利率、油價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仍可能保持低位; ④ 包括耶倫、德拉基、黑田東彥等在內的央行行長將會備受矚目,因美聯儲試圖提高利率,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則尋求擴大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增長。
全球央行在2016年將仍無法達到2%的通脹目標。
中國
當然,2016年變數最大的自然是中國,該國2015年三季度GDP增速自2008-09年金額危機以來首次跌至7%下方(6.9%).IMF預計中國明年經濟增速將會從今年的6.8%進一步放緩至6.3%。這一增速應該是可以容忍的,盡管看似低于中國領導人在10月份重申希望的“中高速”增長水平。
不過花旗首席全球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對中國則顯得更為悲觀,其于9月份在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周期性‘硬著陸’的風險迅速升高,該國生產過剩且債臺高筑。”
Buiter表示,俄羅斯與巴西已陷入衰退,再加上中國增長大幅放緩將會拖累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長下滑。其并警告稱,大多數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出口依賴較小,所以他們不會出現經濟衰退,只不過是增長會愈加緩慢罷了。
美國
2015年被認為是美國經濟健康至足以脫離近零低利率的一年,但美聯儲卻屢次推遲。目前來看,年內美聯儲只剩下12月份一次會議加息。不過2016年3月看起來可能性更大,當然,進一步推遲至明年年末加息也不是沒有可能。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在10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發展中國家正在密切關注美聯儲,擔心投資者在美聯儲加息之際將從其他方面撤資而進入美國市場。
威爾森在穆迪的報告中寫道:“諸如美國貨幣政策的最終收緊等事件可能造成潛在的沖擊,而一旦這樣的沖擊影響到資金流向和投資者情緒,那么它將在全球范圍內引起震動。”
歐洲和日本
歐洲和日本增長疲軟,歐洲央行可能會在2016年之前將短期利率下調至負值領域,而日本央行則正準備增加債券購買量來降低長期利率。
希臘金融危機現在已不是重點,但對于債權人要求的削減開支、增加稅收、改革勞動力市場和私有化等舉措,如果希臘總理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的計劃沒有在國內贏得支持,到2016年晚些時候,希臘可能再度登上頭條。
歐洲的難民危機對歐盟是個新的考驗。奇怪之處在于,這可能會促進短期增長,至少對德國如此。“我們認為這對GDP是個促進,政府會給難民補助,難民會花掉補助,多數用于德國國內的商品化服務,這將令GDP增速提高0.1-0.2個百分點。”德國經濟研究院(DIW)全球經濟預測主管Malte Rieth表示。
油價
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政策以及中東沖突不斷等方面來看,宏觀經濟學家認為原油價格比中國經濟更難以預測。有一種理論是:油價在明年將可能跌至40美元/桶下方,因供過于求且全球沒有更多地方來儲存供應過剩的原油,史無前例的大量原油將儲放在油輪里漂浮在海上,業主將極力尋求買家。
Eclectic Strategy駐倫敦策略師Emad Mostaque表示,油價在2017年之前可能會回升至100美元,甚至130美元/桶。在這兩個極端之間,交易員們正在押注油價小幅回升,基準的布倫特油價到2016年底將達到56美元/桶,而目前大約49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