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預期疊加事件驅動,智能制造主題有望持續升溫
11 月 5 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制造 2025”除去總的規劃外,還將有 33 個專項規劃,明年這些規劃將陸續出臺并實施。 預計明年陸續出臺并實施的“中國制造 2025”的 33 個專項規劃, 將會對重點行業以及細分領域帶來實質性的政策支持, 智能制造也逐漸從年初的概念炒作進入到具體的落地階段。 10 月 21日,工信部發布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5 年版)》(征求意見稿),從智能裝備等 7 大領域共 446 項,構建了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據悉,工信部正在加緊制定《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目前已經完成初稿,有望在年底前發布。繼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開啟“中國制造 2025”與德國“工業 4.0”的對接與合作之后, 2015 世界機器人大會也將于 11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我們認為, 在政策預期疊加事件驅動的多重利好催化下,智能制造主題有望持續升溫, 建議關注機器人( 300024)、博實股份( 002698)、黃河旋風( 600172)等投資標的。
C919 正式下線,大飛機產業鏈上市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11 月 2 日,由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 C919 在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的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廠房內正式下線,預計明年實現首飛。 在此之前中國商飛副總經理、 C919 總設計師吳光輝曾于 10月 21 日透露了 C919 將于 11 月 2 日總裝下線的事情,如今消息兌現,并沒有給市場帶來超預期的驚喜。 而且, C919 下線后,還要開展航電、飛控、液壓等各系統試驗;首飛之后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在不同極端環境內進行測試,全部測試合格后才會大規模生產。因此,C919 總裝下線之后,距離量產交付并最終投入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值得注意的是,據業內人士透露, C919 的“接班人” C929 目前已經進入關鍵技術的研究階段,而且 C929 會采用國產發動機,設計競爭機型是波音 777。我們認為,雖然 C919 總裝下線的消息已經兌現,距離真正量產尚需時日,但是對于中航系上市公司以及博云新材( 002297)等其他航空制造產業鏈的上市公司而言,依然能夠從大飛機項目國產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持續受益,建議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