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房網裁員風波】轉型以來便爭議不斷的搜房網近期因大幅裁員事件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0月29日,美國羅森律師事務所代表搜房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搜房”)的股東在加州中央區法院,對該公司提起集體訴訟。羅森律師事務所方面表示,該訴訟緣起于搜房雇員長期刷單造假的欺詐行為,意在根據美國聯邦證券法的規定為搜房的投資者追索賠償。而雇員長期刷單造假也是搜房進行本次大幅裁員的理由。
轉型以來便爭議不斷的搜房網近期因大幅裁員事件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0月29日,美國羅森律師事務所代表搜房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搜房”)的股東在加州中央區法院,對該公司提起集體訴訟。羅森律師事務所方面表示,該訴訟緣起于搜房雇員長期刷單造假的欺詐行為,意在根據美國聯邦證券法的規定為搜房的投資者追索賠償。而雇員長期刷單造假也是搜房進行本次大幅裁員的理由。
為啥在美遭投資者訴訟
據百度百家報道,十一長假過后,多家新聞媒體開始報道搜房網討薪事件。事情起源于搜房網開除員工的短信。有不少在搜房網工作的員工在9月28日收到了一條短信,該短信稱員工在搜房網工作時存在合同造假行為,予以開除。
9月24日,搜房網租房集團就在公司內部發布了《關于全面審查居間成交的公告》,該公告稱,“對2015年1月起至今的所有訂單進行核查,一經查實存在虛假訂單的情況,公司將對員工追究責任,追回虛假訂單日期后所有已發工資和提成,情節嚴重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9月28日,上海、北京等地的搜房網員工陸續收到搜房控股監察反腐調查辦公室統一發放的開除短信,短信稱在搜房網任職期間存在合同造假行為,按公司相關規定即日起予以開除。據悉,此次開除的員工超過一千人。不少人對公司這種做法表示不服,十一期間,上海和北京等多地搜房網員工打出橫幅“還我血汗錢”,意欲向搜房網討要說法。
關于搜房網因假單開除員工的說法,不少人稱這是公司變相裁員而推卸責任的做法,理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司默認作假單。據搜房網員工說道,搜房網的員工開單量都保持在200單以上,而且自己的單子不僅僅關系到自己的收入,而且也關系到組長和部門經理的收入,所以每次開會經理會逼著大家要數據要單量,在工作量考核壓力和高收入誘惑下,組長有時候也對假單采取默認的態度。
二是,查證過程不具有說服力。“半個月怎么可能查完?”這是一些人受到開出短信后所得出的疑問,搜房網員工表示這次所查的單子涉及上萬單,半個月是不可能查完的。而且對于搜房控股監察反腐調查辦公室這個部門,很多人表示這是一個憑空出來的,聞所未聞的部分。
還有員工透露,搜房網對居間單真假的認定方式也極為簡單粗暴,房東或租客不接電話,或者雙方說不出來對方姓名就認定為假單,缺乏依據。
三是,上訴可能面臨失去已拿到工資的危險。對于上訴的條件,搜房網也是極其苛刻。對稽查結果存有異議的員工可以提出申訴,要求公司對訂單進行重新核查,但需要提交聲明:“若公司查出任一假單,本人將無條件返還自發生假單之日起所有月份的基本工資和銷售提成,并承擔由此可能引發的全部法律責任。”
有搜房網員工坦言,從今年4月份開始就已經出現刷單的問題,但公司相關領導對員工表示“搜房是上市公司,我們要的是數據說話”,并沒有明令禁止。因此,搜房業務員的“刷單”行為進入高峰。
不過,搜房網官方卻不這么認為。搜房租房集團的官方說法是,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檢查等手段查出一些經紀人有做假單、拆單的刷單行為。搜房網對這些違規行為是零容忍,堅決清除造假人員。
10月16日搜房公關部門發給《第一財經日報》的郵件中表示,上述因造假發生的辭退并非第一次。今年5月,租房業務部門的經紀人劉某,在稽查部門的例行檢查中,被發現4月份的56單當中有3單為虛假成單,被搜房開除。
同月,上海稽查中心對已成交合同進行抽查,發現陳某等三人在上傳合同附件里面,產證產權人信息一欄為經過PS處理過的產權人信息,上傳的三方合影照片為網上截取圖片,這三人也因造假被開除。
需要指出的是,裁員風波在雙方各執一詞中越鬧越大,已經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投資者不安了。
據證券日報報道,代理本次中國區域投資者訴訟的上海杰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透露,凡是在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10月27日期間買入或取得搜房的股票或看漲期權等證券的投資者,都可以選擇加入本次集體訴訟。
從10月29日開始,有意成為首席原告的投資者可以到法院登記。而首席原告,一般是指在集團訴訟中,與訴訟關系最密切的那個人,代表其它小股東與律師合作進行訴訟。在美國集體訴訟中,首席原告的登記需要60天的時間,之后法院也會在90天內指定首席原告。
“和A股不同,必須要有證監會的處罰才能起訴上市公司尋求賠償,但美國方面并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只要證據足夠,都可以對上市企業索賠。”王智斌表示。此外,有證券行業律師表示,凡是在劃定的期間買了搜房股票的股東,無需現在采取行動,會自動被納入了這次集體訴訟中,如果之后有任何賠償,只要提交你在這個時間段的交易紀錄即可獲取相應賠償。
根據羅森律師事務所提交的起訴書顯示,本次訴訟一是因為搜房員工長期刷單造假;二是被告知道其員工造假合同的情況;基于上述2點原因,有股東認為搜房在相關期間內的公開陳述具有重大誤導性。而由于這些不利消息,搜房股價大幅下滑,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不過,根據近期搜房的股價變動數據,5月20日其存托憑證每股收盤價為7.2美元,10月27日為每股6.82美元,期間最高增漲至每股10.01美元,最低則為4.65美元。截至11月6日,搜房的收盤價為每股7.36美元,較5月20日上漲2.22%。相比于去年因轉型造成的股價大跌,今年搜房的股價走勢還算平穩。
搜房網轉型壓力大不大?
實際上,不論搜房本次裁員是不是為了減少開支尋找的借口,但公司自轉型后業績難有起色卻是事實。
據了解,搜房網成立于1999年,曾經以海量的房地產新聞和樓盤資訊而聞名。去年9月,搜房網就經歷過一次巨大的人事震蕩。當時搜房網創始人莫天全高調地砍掉新聞版塊,更名為“房天下”,去媒體化,向購房交易平臺轉型,以重新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當時的搜房網的編輯們要么并入銷售團隊,要么只能離職。
“做了三四年網編,突然轉行做銷售,從固定薪資變成按提成拿收入,一沒有資源二沒有經驗,多少會讓人覺得不適應。”上述人士稱,離開搜房的原因在于這家公司轉型太快,根本無法適應。
搜房網原本是像58同城等一樣的平臺。但是自從搜房網去媒體化,重點轉向經紀業務,便遭到原來不少合作公司的抵制
今年年初,搜房武漢辦公室遭到21世紀、華明達等30多家中介公司的50多人圍攻而陷于癱瘓,這些人還反復開合電閘使機房服務器發生故障,一直到警察趕到現場才暫平息了事態。這反應了搜房網在轉型過程中與傳統的中介公司的關系已經惡化。與此同時,搜房網還提高了端口收費,不少入駐搜房網的傳統中介下架房源,導致搜房網房源急劇減少。
在轉型的同時,搜房網還推出了開始“直客式”服務,其通過其交易平臺匹配潛在購房者,買賣雙方達成交易后,收取成交金額0.5%的中介費。不少中介表示,這0.5%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同時,由于大量房源流失,搜房網從年初開始就不夠了不少小型房產公司、收購了大量房源。
更糟糕的是,整個房地產銷售行業處于下行的壓力。原本每年9、10月都是傳統的房產銷售旺季,但今年房產網站不僅廣告寥寥無幾,有些城市的房產網站甚至面臨裁員、關站的命運。更有分析人士認為,刷單行為只是此次搜房裁員的導火索。更重要的原因是,搜房財務報表難有起色,為了不讓華爾街的投資者用腳投票,就用裁員來美化報表以及掩飾轉型遇挫。
截至6月30日的2015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顯示,搜房網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109億美元,同比增長25.4%;歸屬于搜房股東的凈利潤為1620萬美元,同比下滑76.3%。
同時,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為1.049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58.2%,主要便是由于員工數量增加。顯然,成本的快速攀升,不但吞噬了公司營收增長帶來的收益,也造成了公司業績的大幅下滑。公司毛利潤率也從上年同期的82.6%,降至50.2%。
上半年,搜房總營收為3.3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894億美元增長15.5%,營收成本為1.48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420萬美元增長了174.1%;運營開支為1.5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45億美元增長了48.7%。運營利潤為298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13億美元下滑了77.3%。此外,搜房將公司2015年總營收從此前預計的8.083億美元之間上調至8.434億美元,即比2014年增長20%。
實際上,2015年是房產中介O2O混戰的一年,行業內眾多的企業包括58同城、世聯行、Q房網、鏈家、房多多等企業紛紛針對市場環境做出自己的行動。2015年春節剛過,58同城宣布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安居客,與經紀人、經紀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合作,58同城借安居客品牌正式進入房產O2O的市場。
3月,世聯行與合作伙伴宣布共同投資4.2億元收購Q房網15%的股權,通過Q房網的經紀人業務和世聯行自身的房地產資源進行整合,提供二手房的O2O業務。
2015年9月,鏈家宣布與大連好旺角房屋達成戰略合并,完成對東北地區的房產O2O布局,此前,鏈家于2月宣布與四川的二手房中介伊誠地產全面合并;3月鏈家與上海的二手房中介德佑正式宣布合并;3月同時宣布與深圳的房產經紀中聯地產全面戰略合并;9月初與廣州的滿堂紅達成戰略合作。至此,鏈家力求打造的萬億級房產O2O平臺已經完成了中國主要城市的布局。
同月,房多多宣布完成C輪2.23億美元融資,將在新房和二手房領域,為線上流量聚集、線下經紀人服務推出系列新產品。房天下宣布獲得IDGCapital、凱雷集團以及管理層(主要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莫天全)4億美元至7億美元的投資,以上投資方將以每股5.85美元的價格認購搜房網新發行的股票。未來搜房網將積極進行擴張覆蓋更多的城市,并擴大現有市場份額,以及拓展新的交易與金融服務。
很顯然,在房產的存量時代,房產中介O2O平臺對存量房產價值的提升意義重大,因此房產中介企業都瞄準了存量市場廣闊的前景,紛紛發力進行企業的擴張。此次搜房網的裁員消息也可以看出來搜房網在市場擴張的過程中,服務的質量沒有跟上企業擴張的步伐。
除了搜房網、市場其他企業比如鏈家、Q房網、房多多、好屋中國等都在發力存量市場,總之市場上的企業需要應該以用戶的需求為核心,增強平臺房源和經紀人的核心資源競爭力,才能在房產中介O2O的混戰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