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杰 10月29日發布的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預計將在2016年初正式出臺。在“十三五”期間,圍繞健康中國出發的產業市場規模高達10萬億元。
現在我國老人數量已達到2.15億,預測到2030數額將達到3.1億,人口基數的上升也會大幅擴大養老市場需求;中國超高凈值人群主要集中在40-59歲,“健康醫療”為他們的首要非金融需求,“富人”變老后消費水平的提升有望助推養老市場發展;政府釋放“健康中國”政策紅利,養老產業有望得到扶持。
首先,老齡人數緩步上升,大幅擴大養老市場需求。聯合國人口預測數據顯示,到2050年,在不考慮“全面開放二胎”情況下,中國將繼日本、德國之后成為第三大老齡化國家,36.5%的中國人將在60歲以上。現我國大于60歲的老人數量已達到2.15億,約占總人口的15.76%。而根據人社部數據預測,從2015-2030年,將以每年2.78%的復合增長率。到2030、2050年,預計老人數額將達到3.1億、4.5億,約占總人口的21.76%、30.76%。即使“全面二胎政策”開放后,中國少子化和老齡化的問題會得到稍微舒緩,但是短期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緩解力度不大,老齡化的必然趨勢將大幅擴大養老市場需求。
第二,“富人”即將變老,助推養老市場發展。人口生育高峰在1962-1973年,這12年間出生人口達到3.14億。而這些人在青春時經歷了改革開放下海紅利,到中年在財富實力較雄厚時迎來“房地產黃金十年”和“互聯網新時代”,所以這群人處于天時地利人和中享受到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重要盛宴。根據胡潤研究所的《2014-2015中國超高凈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數據顯示,超高凈值人群主要集中在40-59歲。“健康醫療”為他們的首要非金融需求,而他們的健康需求更偏好個性化、高端化和精品化的醫療服務,如私人醫生和國際醫院為“富人”的首選。所以與現階段老人收入水平普遍較低相比,當“富人”即將慢慢變老,他們在消費水平上的提升也助推養老市場的發展。
第三,政府釋放紅利,促進支持養老產業。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養老”作為“健康中國”的一部分已被提升到國家戰略性高度。從近年來政府陸續出臺的養老相關政策來看,政府正大力推進養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支持養老服務業和扶持養老相關產業。
養老產業將迎億級盛宴,三駕馬車支起其核心。根據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編制的《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2014-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左右,占GDP的比重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在老人數量不斷擴大、消費水平持續提升和養老政策紅利的共同加持下,中國老齡產業市場有望蓬勃發展。
通過對養老產業鏈的歸類整理,認為養老醫療、服務與休閑為產業核心。首先人口的快速老齡化催生“醫療服務”需求與日俱增,使之有望成為市場“剛需”,另外老人消費水平的提升推動養老休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