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盤壓力增大 搶先布局年末行情先鋒】每年年末都是ST股的黃金時期,各種各樣的猜想會帶動ST板塊走出不一樣的行情。今年預計跨年度行情還是會以ST股為主,在復合了一些概念之后,預計優質的ST股會在年末獲得大收益。
周三滬深兩市盤中波動較大,早盤指數回落,金融股走勢不佳給市場造成壓力。午盤券商再度崛起,讓市場重新煥發活力,午間市場活躍度雖然再度提升,但是大盤的成交量縮減。在目前的量能水平下市場有調整的壓力。
一、中級調整壓力大增
從今天市場的走勢來看,疲弱的一面已經顯現出來。首先,從技術面來看,前期強勢的券商股盤中有下探到5日線的動作,這就意味著券商短線沖高告一段落,但是現在的市場中又還沒有出現一個能夠接替券商板塊的新熱點,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熱點的空缺會壓制整個大盤。
其次,從基本面來看,近期出臺的CPI數據只有1.3%,而PPI跌幅達到5.9%,數據十分不理想。以往經濟數據不佳會滋生投資者對于利好的積極預期,但是這次比較不同,一方面,國內的利率水平已經比較低,再次降息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時間上距離上次央行下調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比較短,央行短期內再有大動作的可能性比較小。因此,從基本面來看現在處于真空時期,大盤還需要熬。
二、ST股機會再現
每年年末都是ST股的黃金時期,各種各樣的猜想會帶動ST板塊走出不一樣的行情。今年預計跨年度行情還是會以ST股為主,在復合了一些概念之后,預計優質的ST股會在年末獲得大收益。
關注ST股第一步還是要看業績,三季報當中業績扭虧的ST股年報前有好的表現機會比較大,今年來看得益于資產注入以及投資收益增值,業績扭虧的ST股家數較多,因此投資機會突出。
另外,今年市場大幅度炒作國企改革,ST股作為優質的殼資源,在國企改革當中有比較重要的作用。一些有國資背景的ST股預計會成年末行情的先鋒。
此時大盤有調整的壓力,這對于ST股來說正好是布局的好時機。
【延伸閱讀】
ST板塊公司動作頻頻 提前布局摘星脫帽行情
每年的四季度,摘星脫帽行情都是A股不曾缺席的熱門題材之一。昨日,ST板塊再掀漲停潮,*ST中富、*ST金化、*ST銀鴿、*ST融捷、*ST廣夏、*ST安泰、*ST光學、ST景谷、*ST元達、*ST美利、*ST星美、*ST華錦、*ST新億等13只個股均以漲停報收,板塊內僅4只個股出現下跌。
進入10月以來,*ST融捷、*ST美利、*ST春暉、*ST星美、*ST金化等共計20只ST股累計漲幅超過30%。其中,*ST融捷、*ST美利的期間漲幅更是超過六成。
23家公司有望摘星脫帽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四季度行情逐漸深入,各大ST公司均打響“保殼戰”,部分扭虧股年底有望走出大牛行情。
數據顯示,兩市共有51只實際交易的ST股。這其中,共有41家公司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從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來看,這41家ST公司中,有17家公司在三季報實現了盈利。
據統計,兩市有23家公司有望摘星脫帽。其中,*ST申科、*ST光學、*ST海潤、*ST天化、*ST融捷等14只個股可能脫帽,預測理由為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且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或最新一期業績扭虧,且每股凈資產高于1元。
此外,*ST廈華、*ST華賽、*ST南紙、*ST古漢、*ST金化、*ST松遼、*ST國通、*ST霞客、*ST皇臺這9只個股有望摘星,預測理由為最新一期扭虧,但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或最新業績預告扭虧,但最新一期每股凈資產低于1元。
ST板塊公司動作頻頻
隨著年關將至,ST公司近期可謂動作頻頻。資產重組、大股東支援、財政補貼、股權轉讓等都被視為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
ST景谷11月9日晚間披露公告,宣布了“易主”事項。公司第二大股東景谷森達將其持有的3203萬股ST景谷股份以25.37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小康控股,轉讓價格總計8.13億元,小康控股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小康控股受讓股權的價格較停牌前市場價溢價高達28%。此外,此次入主ST景谷的小康控股,其控股的小康集團目前處在IPO程序中,小康控股入主ST景谷也因此引發了市場關于公司棄IPO改道借殼的猜想。昨日ST景谷復牌便一字漲停,成交額僅267萬元。
*ST新億11月8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被新疆塔城地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即時實施破產重整,公司預計12月7日起停牌,直至法院就重整計劃作出裁定后公司將按照規定申請復牌。隨著破產重整提上日程,市場對公司保殼戰預期強烈,公司股票近2個交易日連續一字漲停。
自從去年底新疆萬源稀金入駐*ST新億以來,公司重組意愿強烈。今年4月*ST新億曾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收購高端裝備業企業科赫實業100%股權,該事項最后以終止重組告終。重組無望,破產重整成為*ST新億的另一出路,公司董事長黃偉在7月召開的投資者說明會上曾表示,下半年主要工作是推進破產重整工作,規避退市風險。
各路資金提前布局
雖然身為ST一族,不少公司暫停上市乃至退市風險近在咫尺。但通過資產重組等方式,每年總有ST公司“麻雀變鳳凰”,股價也隨之暴漲。今年最典型的ST翻身個股無疑是*ST超日,暫停上市一年多后,*ST超日變身“協鑫集成”,重組復牌首日暴漲986%。也正因此,不少ST股也成為私募、牛散關注的重點,甚至引來國家隊的青睞。
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中央匯金公司買入*ST融捷558.78萬股,成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而十個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則分別持有*ST融捷166.76萬股,持股比例各為0.96%。此外,中央匯金公司則持有*ST舜船1.49%的股份,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東,另有8個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各持有*ST舜船0.44%的股份。
*ST夏利三季報股東名單顯示,王亞偉旗下的4只產品現身公司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其中,王亞偉旗下產品截至三季度合計持有*ST夏利4.98%的股份,相比今年二季度持股小幅加倉。此外,王亞偉三季度買入*ST中魯,旗下產品昀灃持有該公司0.58%的股份,成為新進第十大流通股東。
分析人士指出,*ST股基本都有重組預期,雖然目前市場上真正暫停上市后并被終止上市的股票非常之少,但最終預期能否兌現、重組能否成功,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投資者也要注意重組失敗的可能性,謹防踩到地雷。(來源:證券時報)
股市機會>>>
私募大佬和國家隊潛伏 資本重組是ST股保殼首選
ST脫星摘帽行情又起 重組翻身個股顏值高
保殼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7家ST公司有望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