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及市場預期。
最新公布的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及市場預期。
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10月份的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同比(比上年同期)上漲1.3%,低于此前業內預計的1.5%左右;PPI同比下降5.9%,與上月持平,也沒有出現業內之前預計的降幅收窄。
就在幾個月前,豬肉還是帶著CPI一路上揚的“帶頭大哥”,現在也同樣是豬肉拖著CPI回落。業內普遍認為,年內CPI仍將保持低位運行,PPI轉正更是遙遙無期,未來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其中,降準可能性大于降息。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加息可能會成為中國貨幣政策進一步調整的窗口期。
至于財政政策,不少分析人士說,年內財政政策空間并不大,但明年政策將更加積極。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比上月)下降,同比漲幅有所回落,主要因為豬肉、鮮菜等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蛋、羊肉等價格同比降幅擴大。
余秋梅指出,從環比看,10月CPI下降0.3%,非食品價格上漲0.1%,而食品價格則下降1.0%。食品中,蛋和豬肉市場供應相對充足,價格環比分別下降6.9%和1.9%;10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有利于鮮菜鮮果的生產,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5.6%和0.5%。余秋梅稱,上述四項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0.32個百分點,超過了CPI環比總降幅。
“當前豬肉預警價格開始下跌,雖然商品房銷售回暖可能帶動相關商品消費增長,但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的情況下,非食品價格缺乏上漲動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未來CPI仍將低位運行,預計全年平均漲幅可能在1.4%~1.6%,年內通脹無憂。
通縮壓力不減,未來貨幣和財政政策將有何動作?有無可能繼續降息、降準?對此,大部分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降準可能性大于降息。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說,未來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將取決于經濟運行情況,倘若面臨較大壓力,肯定還是會進一步寬松調節。降準的可能性比降息高一些。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預計,央行會抓住美聯儲12月可能升息前的窗口期,再做一次調整。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張德禮也分析,從時點上看,央行或許在美聯儲加息之前有所行動。
民生證券同時表示,降準必要性在加大,但降息也仍有需要。“9月份名義貸款利率雖然已經從去年的接近7%降到5.7%,但考慮通脹之后,實際利率還是很高,仍需降息來降低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
民生證券還認為,未來政策重點將逐步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明年財政赤字大概率調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也分析,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曾提到財政赤字3%的紅線可以討論,這預示著中國擴大赤字率很有可能。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的觀點有所不同。牛犁表示,降準可能性雖然更大,但目前最主要的是降低融資成本,但這不是靠降息降準能解決的,仍要靠改革解決。
至于財政政策,牛犁認為,財政上今年該花的錢都花出去了,今年的財政擴張空間已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