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外儲增長數據來看,我國資本外流情況已有所緩和,但四季度情況仍不能樂觀預計。李奇霖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后續(xù)來看,經濟增長沒有明確上升趨勢出現,所以資本外流還存在壓力。
人民幣貶值、出口走勢疲弱令我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順差縮水,且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進一步擴大。昨日,國家外管局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967億元,較二季度的4470億元縮水503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3967億元。對此有專家認為,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并非熱錢逃出這一因素造成的,還有企業(yè)積極布局海外所進行的主動資金輸出。
伴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和人民幣走弱,以及企業(yè)對外投資加大,資本外流持續(xù)上升。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不斷擴大,一季度時該數字為1099億元,而二季度時就已擴大至2482億元。對于三季度逆差進一步擴大的原因,民生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認為,主要是在經濟不斷下滑的不利形勢下,三季度中,“8·11”中間價改革使匯率大幅跌落,進一步引發(fā)人民幣持續(xù)貶值的猜測和恐慌情緒,造成資本集中流出。
不過,在中間價改革后,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邊嚴控熱錢逃出,一邊提高人民幣投資能力。李奇霖表示,嚴打地下錢莊、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yè)務的金融機構收取風險準備金等政策,直接限制了熱錢外流;同時,下調項目資本金、穩(wěn)定股票市場等舉措,讓人民幣產生新的賺錢效應,投資者手里的人民幣值錢了。
從10月外儲增長數據來看,我國資本外流情況已有所緩和,但四季度情況仍不能樂觀預計。李奇霖表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后續(xù)來看,經濟增長沒有明確上升趨勢出現,所以資本外流還存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