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雙十一電商平臺賺得盆滿缽豐,但記者發現,在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理財頻道上,今年已經看不到銀行理財產品的身影。而隨著理財產品收益率一降再降,往年都會順勢搶灘雙十一消費盛宴的銀行,今年也缺席了雙十一狂歡。
雖然今年雙十一電商平臺賺得盆滿缽豐,但記者發現,在淘寶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理財頻道上,今年已經看不到銀行理財產品的身影。而隨著理財產品收益率一降再降,往年都會順勢搶灘雙十一消費盛宴的銀行,今年也缺席了雙十一狂歡。
記者走訪了五羊新城幾家銀行網點,發現近日銀行方面對雙十一反應較為冷淡,并沒有專門推出節日專屬的理財產品,其他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未出現顯著回升。據中國電子銀行網監測,昨日在售的全國理財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僅有6款,預期最高收益率僅為5.35%。
對此,中國銀行的客戶經理解釋說市場大環境冷清是無法回避的問題,央行連續降息釋放流動性更進一步降低了銀行對資金的需求。因此,自10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整體持續走低,銷售情況也沒有因雙十一而更加火爆。
記者在農業銀行客戶經理處也得到相同的回應,“雙十一當日,我們對部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進行了下調,預計本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存在繼續下滑的可能。”客戶經理進一步表示,由于監管部門對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渠道有相關規定,銀行很難在淘寶天貓等線上平臺獲準銷售理財產品,因此許多銀行便無緣此次電商大宴。
招行理財經理莫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銀行的節日理財市場一直比較冷清,與目前較為低迷的銀行理財市場大環境有關。今年以來央行持續降準降息,貨幣環境持續寬松,也給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潑了冷水。
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243款,產品發行量較前一周減少了28款。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6%,較上期下降0.11個百分點。10月份銀行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跌至4.36%,11月初收益延續之前的下跌趨勢,月底之前有可能跌至4.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