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保尋求另類投資 用以規避投資風險】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11月12日在“光大控股投資年會2015”上表示,另類投資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用另類的方法把風險規避掉是我們當前尋找的另類投資。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11月12日在“光大控股投資年會2015”上表示,另類投資將成為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用另類的方法把風險規避掉是我們當前尋找的另類投資。
所謂另類投資,是指傳統的股票、債券和現金之外的金融和實物資產,如股權、房地產、基礎設施、證券化資產、對沖基金、大宗商品等。
他指出,社保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1.8萬億元,還有大約2萬億元的地方養老金,如何通過投資另類產品有效的化解投資風險,獲取最大收益是值得考慮的問題。王忠民還表示,目前國外的一些社保基金對另類投資的比例越來越大,部分基金的另類投資比例已經占到80%左右。
我們不妨來看看國外社保基金管理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據《國際融資》總結:
美國
美國在1935年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也建立了社會保障信托基金管理委員會。按美國現行政策,社保基金結余只能投資于美國政府發行的債權或由政府擔保利息和本金的債券。可避免風險,減少損失,但同時低風險意味著低利率,社會保障基金的增值能力受到抑制,也不可避免通貨膨脹的影響,更會加劇政府財政赤字。
新加坡
新加坡是獨具特色的以個人(或家庭)儲蓄為主的社會保障制度,即中央公積金制度。新加坡對社會保障基金集中管理,除扣除用于支付公積金費用和利息外,結余的中央公積金大部分用于購買政府債券、投資公共基礎建設或投資股市。中央公積金制度可以通過最低存款計劃、最低存款填補計劃,保障國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水平。同時,新加坡政府在每個投資計劃中都會訂立保護措施,確保國民的積荊?不會因為投資失敗而虧損。
日本
日本社保基金來源于個人、企業和政府三方面的依法強制性支出。日本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方式主要是采取“社會投資”,日本公共年金總資產的80%用來購買政府債券,近幾年來,日本經濟處于持續低谷,股市持續下跌,公共年金制度出現大量壞賬,造成日本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損失慘重。其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資體制,日本政府一直運用單一的政策金融機構,其投資過程完全由政府掌控,長久以來存在體制“黑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