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大公報聯合主辦《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于2015年11月4日上午在香港舉行。《央視財經論壇》是大公報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一年一度重磅打造的品牌,今年是連續第六年在香港舉辦。
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大公報聯合主辦《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于2015年11月4日上午在香港舉行。《央視財經論壇》是大公報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一年一度重磅打造的品牌,今年是連續第六年在香港舉辦。
此次論壇以“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的金融關系”為主題,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大公報董事長兼社長姜在忠、央視財經頻道總監助理陳紅兵、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孫珩超出席論壇并致辭。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在論壇上表示:
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香港密切相關
我們知道,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是一個通過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構建市場體系,并不斷與國際監管和規則接軌的過程,是主動通過“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驅動、循序漸進、風險可控的進程,與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相輔相成。其中,許多重要的政策、措施和步驟都與香港息息相關。可以從歷史和現實兩個階段來看:
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最初階段,香港就是內地企業境外融資的首選目的地。從1991年內地首次發行B股、1993年首只H股青島啤酒上市到后來大量紅籌股在香港上市,香港在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窗口和跳板作用。近年來,這個融資窗口作用得到持續不斷的發揮。2014年港股市場共有876家中國內地企業,占總市值和成交額的比重分別達六成和七成。
人民幣國際化后香港將不可替代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在論壇上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啟動之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因為許多重要政策的起步均來自香港,再加上滬港通首次將兩地股市連接起來且兩地基金產品互認機制正式運行。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啟動之后,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觀察:
一是許多重要政策的起步均來自香港。如2009年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并就兩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業務簽訂備忘錄,同年人民銀行還與中銀香港簽署修訂后的人民幣業務清算協議;
二是RQFII直接針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國際金融中心業務發展。2011年12月開始的RQFII試點僅限于境內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直到2013年擴大試點后才從香港拓展至臺灣、新加坡、倫敦等地機構。截至今年10月29日,146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 已批額度4195億元人民幣。其中注冊地為香港的機構79家(占比54%),審批額度2700億元人民幣(占比64%);
三是點心債引來離岸債券市場發展。自2007年6月國開行在港發行首只人民幣債券以及人民銀行開放境內金融機構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后,點心債市場不斷發展,為倫敦、臺灣、新加坡等地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提供了寶貴經驗。今年上半年點心債新發行1797億元人民幣,其中海外發行人新發行額同比上升超過六成至646億元人民幣。
四是滬港通構建兩地“共同市場”。去年11月啟動的“滬港通”首次將兩地股市連接起來,建立起內地與香港、國際投資者以及全球資金共同參與、兩地機構共同運營和監管、封閉循環的“共同市場”。為配合滬港通啟動,香港率先放開居民每日人民幣兌換限制。相關措施為境外投資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新渠道,對于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有開創性意義。從近一年的運行情況看,總體溫和平穩,滬股通和港股通每月平均成交分別維持在67.3億元人民幣和34.2億港元水平,并經受住今年兩地股市大幅波動的考驗;
五是兩地基金互認推進資本賬戶開放。今年7月兩地基金產品互認機制正式運行,首批基金互認產品有望于年底推出,在進一步豐富香港離岸人民幣投資產品、推動業務發展的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資本賬戶開放進一步推進。
香港將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將是以自身的市場條件及發展需要為基礎,具有中國特色的有管理的發展模式,呈現出分層次、分步驟、分階段、循序漸進、風險可控的開放過程。香港未來將扮演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系人”、金融改革的“最佳試驗場”、風險管控的“堅實防火墻”,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上發揮重要作用。首先,香港可以發揮平臺優勢,當好“超級聯系人”。其次,香港可以發揮改革開放“先頭兵”作用,為中國金融改革提供“最佳試驗場”。第三,香港可以發揮防范內地金融系統風險功能,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構筑“堅實防火墻”。
“倫港通”就要來了
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透露:近日“倫港通”開始籌劃,在便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有效管理風險和進行全球化多元資產配置的同時,也為香港中介機構提供更多業務機會,并可促進香港發展成為商品交易中心。
中國既要參與和分享全球資本市場一體化的發展成果,又要維護國內金融體系的相對穩定,就需要充分利用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功能。因為香港金融制度與市場框架是按照西方市場經濟模式設計和構建的,擁有與成熟發達市場類似的產權、司法及立法、會計審計、信用、信息披露及私人資訊保密制度,國際機構與資金云集。中國資本市場一旦連接香港市場,就直接或間接與世界各地的最終用戶連接進來,可實現金融工具及資金的跨境流通。
舉例來說,香港可以滬港通為基礎推動兩地資本市場聯通升級。近日“倫港通”開始籌劃,在便利中國企業和投資者有效管理風險和進行全球化多元資產配置的同時,也為香港中介機構提供更多業務機會,并可促進香港發展成為商品交易中心。相信在滬港通平穩運行近一年之后,包括深港通、債券通、商品通等模式將會成功復制,持續借助香港平臺推進兩地市場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