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崩盤進行時!最暖冬季最悲涼光景?】隔夜美聯儲六位高官齊發聲,其中包括最為矚目的“三巨頭”耶倫、費希爾以及杜德利。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美聯儲內部的加息派仍占多數,但鑒于此前包括耶倫在內的一眾高官已經頻繁為12月加息站臺,因此隔夜講話很難再吐出新線索。其實,要知道他們究竟說了什么,偏向鷹派還是鴿派,很簡單,看看美股走勢就知道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周四(11月12日)衡量全球商品航運市場費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連跌16日,全球大宗商品完全是崩盤的節奏,黃金白銀原油全線下跌,無一生還,期銅領跌基本金屬市場,跌至六年來最低水平。歐美股市全線收跌,美股儼然已經進入了一輪熊市行情中,今日亞太股市更是追隨這一跌勢,日股低開1%。
大宗商品崩盤的背后,是新興國家經濟極度不景氣的縮影;同時,美聯儲即將加息的預期已經使得美元迎來了新一輪牛市行情,而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必然會受到極大沖擊。話說回來,這年頭國際新聞已經足以秒殺任何大片,關于美聯儲將于12月加息的消息已經在江湖上傳開,美國何時會張開那雙發亮的麒麟加息臂大開殺戒,已經成為了市場上津津樂道的話題,不過,即便是有了非農就業數據這本武林秘籍,市場對于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最高時僅達到70%,如今又略降至66%水平。
隔夜美聯儲六位高官齊發聲,其中包括最為矚目的“三巨頭”耶倫、費希爾以及杜德利。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美聯儲內部的加息派仍占多數,但鑒于此前包括耶倫在內的一眾高官已經頻繁為12月加息站臺,因此隔夜講話很難再吐出新線索。其實,要知道他們究竟說了什么,偏向鷹派還是鴿派,很簡單,看看美股走勢就知道了。
【大宗商品“寒意陣陣”,金銀原油期銅無一幸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三個最大風險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以及中國經濟減速。該機構10月份下調了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將2015年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3%下調至3.1%,將2016年增長預期從3.8%下調至3.6%。
過去BDI指數已經崩盤,今天全球大宗商品又開始崩盤。衡量全球商品航運市場費用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昨日續跌至579點,為連續第16個交易日下跌,逼近5月以來最低點,回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時BDI指數狂跌80%的慘劇,無不心生寒意!BDI指數主要是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運輸指數,一邊連接著澳洲、巴西、印度等國,一邊連接著中國。幾乎是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的真實寫照。
金屬市場亦慘遭重創。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投資者正在逃離,本月從跟蹤工業金屬與貴金屬的ETFs凈贖回超過10億美元。彭博工業金屬分類指數跌至2009年3月以來最低,因鋁鎳鋅價也下跌。該指數今年累計下跌了26%,有可能連續第三年下跌,為1998年以來最長連年下跌。彭博貴金屬指數跌至六年低點。
黃金期貨盤中一度跌至2010年2月以來低點1073美元/盎司,在美聯儲12月份加息預期升溫的情況下,投資者賣出黃金支持的交易所交易產品(ETPs).彭博匯總數據顯示,黃金ETP持倉周三降至2009年3月份以來最低水平,為連續第九日下降創7月份以來最長連降周期。美國CFTC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3日的一周,黃金期貨和期權的凈多頭倉位減少40%,至72075手合約。
鉑金則遭遇2002年以來最長連跌,白銀則邁向2014年3月份以來最長連跌;鈀金市場跌宕起伏,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投資者權衡前景,導致鈀金市場陷入拉鋸戰,鈀金ETF持倉自9月底以來減少15%,鈀金最低跌至557.65美元/盎司,為8月27日以來最低水平。
期銅連跌七個交易日跌至六年低點,美元和中國因素導致金屬普跌,倫銅一度跌2.9%至4800美元/噸,為2009年7月以來最低。因期銅大跌,大宗商品交易巨頭嘉能可周三股價最高下跌12.6%,一個多月以來首次跌破1英鎊。倫鋁、錫、鉛、鋅和鎳均下跌。
同時歐美原油期貨也大跌,盡管跌幅有所收窄,但是仍然寒意陣陣。美油12月期貨價格昨日收跌2.8%至417.75美元/桶,結算價為8月26日以來最低;布油12月期貨價格(周五到期)收跌3.8%至44.06美元/桶,同樣創下8月26日以來最低,更活躍的1月合約收跌至45.19美元/桶。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報告稱,上周原油庫存增加422.4萬桶,遠超預期的130萬桶。
彭博全球礦業指數六連跌,跌至逾五周最低點。受累于美元升值與中國需求持續下降,追蹤22種原材料期貨價格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跌至82.8691,為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下跌,為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金融時報》撰文稱,從某些指標來看,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回到十年前中國加速啟動城市化進程之前,部分先行指標甚至跌至2001年的水平。
中國10月份最廣泛衡量新增信貸的指標下滑到15個月最低,增加了降息還沒有刺激借貸持續回升的證據;中國經濟擴張速度目前為25年來最慢。不過,雖然中國經濟減速給金屬價格帶來壓力,但并不是市場加速崩盤的全部原因。
最新的催化劑是投資者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迅速轉變。目前交易員們預計美聯儲12月份加息可能性為66%,而一個月前只有39%。利率升高使得金屬投資相對于那些生息或派發紅利的資產的競爭力降低,同時也推高了美元匯率,降低了原材料作為替代投資的吸引力。
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Jim Paulsen表示,金屬市場最近的疲軟源于美聯儲加息可能性預期的迅速轉變,這直接影響了競爭性回報。利率升高也加大了經濟增速放緩和美元升值的可能性,這對大宗商品是利空。現在全球增長局面已經很疲軟,這會放大利空效應。
【下個泡沫破滅之地:美國股市?】
大宗商品崩盤的背后,是新興國家經濟極度不景氣的縮影,因為新興國家經濟體是大宗商品的最大需求方,這折射出未來的經濟可能面臨新一輪蕭條。同時,因為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因為美聯儲即將加息,美元走強不可避免,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沖擊,價格下跌。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因素疊加,使得大宗商品市場雪上加霜,上演崩盤。大宗商品市場已經崩盤了,接下來會是哪一個市場?美國股市很有可能將是下次泡沫破滅之地。
美國股市昨日創下六周來最大單日跌幅,大宗商品大跌給能源和原材料類股帶來壓力,且投資者準備迎接2006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標普500指數收跌1.4%至2045.97點,為兩周以來首次跌破200日均線,在11月3日升至距離歷史最高水平不到1%之后,這個美國股市基準指數未能守住陣地,扭轉年內迄今漲勢。道指收跌1.4%至17448.07點,事實上,納指已經自上周高位跌逾500點;美國股市成交量大約71億股,較三個月日均成交量低大約4%。
道指、納指、標普500指數全線下跌中。不管怎樣,美股已經進入了一輪熊市中。素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波動性指數(VIX)昨日收漲14.38%,報18.37,繼續低于20的長期平均水平。
標普500指數年內走勢似乎可以從歷史中找到一些線索,可以發現其與2011年走勢頗為相似,按照圖中所指,標普500指數還將迎來一波熊市行情,跌破1950點或是大概率事件。
一旦隨著美聯儲啟動七年來的首次加息,美國股市必將承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周四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的文件顯示,今年三季度大幅縮減世界最大的兩只新興市場ETF持倉,此外,該基金美國股票倉位下降31%至75億美元。該對沖基金的創建者Ray Dalio拋售了23萬股SPDR美國標普500指數基金,該基金追蹤整個美國股市走勢。和美聯儲加息相比,Dalio更擔心央行的貨幣寬松沒有過去那么有效,未來會爆發新一輪經濟衰退。
【逾百年最暖冬天仍需保暖:如何交易2016年?】
2015年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然而這一年真正的高潮還未來臨,在這個165年以來最溫暖的冬天,我們仍需做好保暖工作。畢竟,冬天不寒春天難暖,這個暖冬過后并不會有美好的春天。開春之后、洪水、疾病和干旱就是明年的主旋律,新世界總是從廢墟中建立起來。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全球首席研究主管Ric Deverell認為,2016年將成為金融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因美聯儲有望七年來首次加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瑞信認為除了全面做多美元之外,還應該做多歐股并超配新興市場本幣債券。
全球主要央行間最終的分道揚鑣意味著全球性的資本流動結構將出現明顯變化,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全球經濟疲軟的到來。美聯儲將在2016年加息四次。隨著發達經濟體復蘇所帶來的需求回暖,全球經濟增速將會有所反彈。
對于中國,在刺激政策之下,經濟將出現做出正面反饋。最大風險在于,中國投資出現進一步的下滑。不過總體來看,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有限。
——做多美元兌歐元及瑞郎
美歐央行貨幣政策分化將在2016年加劇,而瑞士央行為了避免對歐元升值過度,也將導致瑞郎走低。
——做多歐股
在歐洲央行擴大QE的背景下,歐元兌美元有望跌至平價。而歐洲公司企業盈利的后來居上將令歐股比美股更有吸引力。
——做空澳元兌美元
中國需求疲軟將令和大宗商品密切相關的澳元面臨壓力。
——超配新興市場本幣債券
美債收益率上行的背景下,一些新興市場本幣債券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