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杠鈴策略應對經濟的大彎道,即不主張中庸之道,不主張均衡用力,而是把全部力量分布于兩端: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厭惡,以防范罕見風險的發生;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偏好,用于積極進取。
用杠鈴策略應對經濟的大彎道,即不主張中庸之道,不主張均衡用力,而是把全部力量分布于兩端: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厭惡,以防范罕見風險的發生;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偏好,用于積極進取。
中國經濟發展亟待的變革是全方位的,而資本市場最為關切的變革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包括利率市場化、房地產調控方式轉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國企改革 、移動互聯運用。對于投資者而言,變革既是嚴峻的挑戰,又是不可多得的機遇。
面對充滿諸多挑戰、機遇和不確定性的彎道,我們如何實現彎道超越?
在思考這個問題時,筆者想到了杠鈴策略。杠鈴策略在投資上的運用,是不主張中庸之道,不主張均衡用力,而是把全部力量分布于兩端: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厭惡,以防范罕見風險的發生;一端是極度的風險偏好,用于積極進取。就像一個人如有10分力,不是把10分力平均分布在整條線上,而是把全部力量分布在這條線的兩端,5分用于防范極端情況下的風險,5分用于出現機會時的果斷出擊。
基于中國經濟社會處于變革的彎道期,在全社會金融去杠桿化的今天,機遇與挑戰并存,杠鈴策略的實施可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要保持資產負債表的穩健,并時刻防范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越在主流預期悲觀的時候,越要緊盯可能出現的投資良機,敢于果斷出擊。
結合前面對利率市場化、房地產調控方式轉變、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國企改革和移動互聯的分析,在彎道期,投資策略需以杠鈴策略為基礎,按照一定思路調整大類資產組合。
首先,要適度降低資產組合中的房產比重。盡管我國房產的剛性和改善需求依然強勁,房產的居住屬性不可替代,但考慮到房價已居歷史高位,加之居民資產組合中房產占比已高達60%以上,因此房產繼續升值的空間有限,其投資屬性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逐漸弱化。
其次,要牢固樹立理性的股權定價理念,提升資產組合中優質股權資產的比重。我們切不可忽視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和人民幣資本項目逐步開放對A股市場的深遠影響,目前是逐漸調整投資組合,買入被嚴重低估的優質股票和股權資產的絕佳時機。
再次,需提升對債權資產的風險識別和風險定價能力。在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的今天,剛性兌付正在被打破,只要深入研讀目前市場上各類所謂“無風險資產”的合約,不難發現其畸高的“無風險收益”是偽的。
對于低風險偏好的資金,要回避風險收益不匹配的高風險資產,吸納在短期利率高企背景下被低估的優質資產。對于有一定風險偏好的資金,可使用主動型投資策略。主動型債權資產投資策略需做好兩方面的功課,一是預測利率,二是發現被錯誤定價的債權資產。
我國經濟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彎道期,而居民財富增值和分配格局也將再次步入歷史關鍵期。如何在變革時代洞察機遇與風險,穩中求進地積極布局,將最終決定我們是彎道的超越者還是被超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