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O2O為何瞬間化為泡影?】從去年開始,全國刮起了比較迅猛的O2O上門洗車之風,但是短短幾個月之后,主打O2O上門洗車服務的大小企業門店相繼倒閉,使得汽車服務O2O遭遇寒冬,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從去年開始,全國刮起了比較迅猛的O2O上門洗車之風,但是短短幾個月之后,主打O2O上門洗車服務的大小企業門店相繼倒閉,使得汽車服務O2O遭遇寒冬,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洗車O2O模式
洗車O2O,就是說消費者通過APP或其他移動終端下單后,洗車店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周到的上門洗車服務。這是O2O模式線上用戶到線下服務在洗車行業的新運用。
洗車服務屬于汽車后市場中最低價、最高頻的環節,而且洗車行業的入行門檻也比較低,在O2O模式開始應用于洗車行業的時候,很多創業者都發現了這個商機,想要借此進入汽車后市場。
對于傳統洗車店來說,O2O上門洗車仿佛更受消費者喜愛。
上門洗車的預定服務就如網上訂餐一般,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上門洗車,“就是養成你懶惰的習慣。”上門洗車服務大大節省了消費者的時間,可以使消費者迅速、便捷的洗車。
O2O上門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是用戶體驗,由用戶體驗發展為用戶粘性在洗車行業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須要有標準化的流程與規范,而且,上門服務需要有比較規范的技師團隊,還必須要有全套的洗車設備,不過,這對行業門檻比較低的洗車店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洗車店真的那么掙錢嗎?
e洗車的誕生可謂是洗車O2O誕生的一個標志,其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最大的移動互聯網洗車平臺,今年早期,e洗車每天新增用戶兩三萬。可謂是發展勢頭強勁,其后,很多創業者也紛紛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但是這樣的風光并沒有持續多久,從今年1月份開始,一個接一個的上門洗車公司紛紛倒閉,直到10月份最大的e洗車關停洗車業務,這場轟轟烈烈的洗車O2O上門服務的業務算是落下了帷幕。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其發展停滯呢?
最大的弊端還是燒錢速度
這些O2O企業模仿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商業邏輯,希望以燒錢補貼用戶,迅速建立起消費習慣,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市場瓜分。“燒錢大戰”以2014年6月的養車點點宣布投入1億發起“1元洗車”開始,車點點、易洗車、車螞蟻等相繼跟進,一時間“0元洗車”、“一分洗車”、“免費洗車送豪禮”等遍布城市。
洗車服務用戶粘度低
雖然想法很美好,但是長時間高付出成本,低利潤,使得各企業漸漸承受不住,而洗車行業的消費者粘度很低,使其在前期搶占市場到后期的利潤轉化十分困難。
上門洗車的技術缺陷
上門洗車是微水洗車,很少很少的水,大部分用的是快遞的電動三輪車,存水體積不到車身容積二分之一,甚至更少,洗車工能省就省,盡量多洗幾個,否則就要無休止的尋找水源。而且上門洗車的方式也很可能會損壞車主的車漆,所以逐漸被車主拋棄,用戶粘度越來越低。
增值服務過于理想化
而很多洗車O2O企業預想的發展增值服務的商業模式也不過是理想而已。洗車服務本來就是汽車后行業門檻較低的一類,很多洗車用戶都是將洗車看作可有可無的需求來看待的。而燒錢嚴重的這些企業也很難支撐起增值服務這一項目,所以,發展增值項目還是過于理想化。
所以,在種種原因下,上門洗車O2O服務很快就化為泡影,只是曇花一線,歸根結底,還是由于洗車行業不成熟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