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思科結盟互補短板 5G市場爭奪戰提前打響

愛立信和思科近日宣布達成全面的技術和商業合作協議。其中,在網絡層,愛立信與思科將攜手在5G、云、IP和物聯網等領域,提供跨越整個網絡架構的端到端領導力,涵蓋范圍包括設備和傳感器、接入網和核心網、以及企業IT云。

愛立信和思科近日宣布達成全面的技術和商業合作協議。其中,在網絡層,愛立信與思科將攜手在5G、云、IP和物聯網等領域,提供跨越整個網絡架構的端到端領導力,涵蓋范圍包括設備和傳感器、接入網和核心網、以及企業IT云。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5G網絡有望大規模商用。今年以來,諾基亞宣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而華為仍在繼續發展壯大,同為通信業的愛立信和思科倍感壓力,加之5G即將來臨,如何搶奪先機,成為各大通信廠商未來發展的關鍵。

愛立信和思科結盟

雙11不僅是國內消費者的狂歡,在這期間通信廠商也沒閑著。愛立信和思科近日宣布達成全面的技術和商業合作協議。盡管這不同于并購,但兩家公司將在研發和客服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愛立信和思科表示,到2018年,這一合作將幫助每家公司增加10億美元的年營收。

根據合作意向,雙方將在包括路由、數據中心、網絡、云、移動性、管理和控制,以及全球服務能力上開展深入合作。在網絡層,愛立信與思科將攜手合作,在5G、云、IP和物聯網等領域,提供跨越整個網絡架構的端到端領導力,涵蓋范圍包括設備和傳感器、接入網和核心網、以及企業IT云。與此同時,雙方合作所匯聚的全球服務能力,包括咨詢、集成以及為IT和網絡的管理運營提供支持的能力,將幫助客戶更快實現自身的業務轉型。

除此之外,雙方還同意基于FRAND(公平、合理和非歧視)原則對各自的專利組合簽署交叉授權協議,促進聯合創新,為雙方客戶提供信心保證。根據本協議內容,愛立信將獲得思科支付的專利許可費。愛立信與思科優勢互補,合計持有超過5.6萬項專利,每年投資110億美元于研發,擁有7.6萬名專業服務人員。

對于愛立信與思科的結盟,有人戲稱,這種形式的合作更像是并購的“前戲”,只不過由于雙方體量都過于龐大,行業江湖地位過于顯赫,而且擁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政治地緣,并購整合絕非易事,往往拖個幾年也搞不定,而且過程中必然涉及人心思變、客戶流失等不利局面。

生存環境日益殘酷

在收購成為常態的市場環境中,選擇結盟是極為罕見的一種做法。資料顯示,愛立信2014年的營收為2280億瑞典克朗(約合263億美元),全球員工總數約為11.624萬人,而思科營收為492億美元,兩家公司分別是電信市場以及網絡市場上第一和第二名。那么為何愛立信與思科選擇此時達成如此深度的戰略合作?

首先,電信業與互聯網的邊界在變得越來越模糊,以及電信業管道化日益嚴重。互聯網創造了很多新的領域和商機。例如云計算、互聯網+,都是由于互聯網帶來新的商機。但也對電信業務分流替代,在給電信業造成巨大壓力。而電信業和互聯網的融合,自然會對原來的兩個霸主愛立信和思科產生很大的影響。

其次,結盟的雙方在產品線都存在著部分缺陷。在大的趨勢和產業背景下,愛立信和思科在技術和產品方面都面臨著調整。愛立信是無線接入領域內的王者,但是在IP、云計算和核心路由等領域面臨著短板。思科在互聯網基礎設施領域也有挑戰,但更多的是面臨互聯網本身的挑戰,SDN所帶來的產業重構的沖擊。

再次,雙方都面臨著非常強大地競爭對手。愛立信主要的對手包括華為和合并之后的諾基亞,這兩家企業有著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全面廣泛的產品線,可以為用戶提供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思科的主要對手還是華為。

中國廠商又該如何應對?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0年,5G網絡有望大規模商用。電信業觀察家項立剛指出,電信業將會因為5G發生巨變,極大地影響產業和用戶體驗。而在國內外,對于5G的測試和標準的制定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據了解,韓國電信運營商SK電訊近期推出了名為“5G Playground”的研發中心,希望將廠商、初創企業、終端制造商等力量聚合,共同攻克5G技術和服務,并且還宣布將于2017年試用5G服務。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也聯手華為開始在日本測試5G網絡。美國運營商Verizon此前曾表示將于明年測試5G技術。

如今,通信業的環境已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競爭壓力空前巨大。在此環境下,許多廠商紛紛選擇抱團應對,那么對于即將到來的5G,作為中國的通信商又該如何應對?

在之前的2G、3G時代,我國大部分相關的技術標準是由外國引進,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盡管技術如何研發和改進,都無法脫離原來的框架,而5G將是改變這一狀況的關鍵。不過,這就要求廠商在需求制定節點,就要開始加大研究和推動,獲得發展先機。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認為,應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發揮設備制造企業、運營企業等在國際標準制定和研發中的主力軍作用,發揮高校和科研單位在基礎研究的創新作用,建立有效的協同機制,實現5G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芯片、關鍵元器件等薄弱環節的研發和產業化。

盡管如此,但各大廠商在忙于搶奪5G市場話語權的同時,也要講自身的現狀充分考慮進去。換句話說,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其基礎之上發力創新,唯有如此才能在強敵林立的環境中百舸爭流。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免费爱爱的视频太爽了|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一页久久肉|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小小的日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版|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樱花草www日本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浮力影院地址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系列|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人妖系列 | 恋恋视频2mm极品写真|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级片|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 老子的大ji巴cao死你|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天天色天天综合| 四虎在线精品观看免费| 亚洲专区一路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