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大建設”三類股值得關注】渤海證券指出,充電樁行業處于政策密集發布期,未來政策面盈利模式的突破將是行業的最重大利好,值得期待。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 (下稱:《指南》),《指南》提出分區域建設目標共分加快發展地區、示范推廣地區、積極促進地區等3部分,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100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渤海證券指出,充電樁行業處于政策密集發布期,未來政策面盈利模式的突破將是行業的最重大利好,值得期待。
新增480萬個充電樁
隨著大氣污染越加嚴重,新能源汽車備受看好。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更是提出,要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指南》測算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萬輛,其中電動公交車超過20萬輛,電動出租車超過30萬輛,電動環衛、物流等專用車超過20萬輛,電動公務與私人乘用車超過430萬輛。
新能源汽車要得到大力推廣,顯然離不開充電樁的建設。測算顯示,2015年到2020年需要新建公交車充換電站3848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62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2438座,公務車與私家車用戶專用充電樁430萬個,城市公共充電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電樁50萬個,城際快充站842座。
2015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07萬輛,同比增長8倍。但是充電樁的建設速度卻不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速度。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充電樁的缺口很大。《發展指南》提出,根據需求預測結果,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明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其中,要優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衛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新增超過3850座公交車充換電站、2500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50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充電樁概念聞風起舞
充電設施缺少是制約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未來隨著國家對充電樁建設的推廣,相關產業鏈將受益。近期,南洋股份、思源電氣、易事特等備受資金追捧,逆勢上揚。
銀河證券指出,未來充電樁運營商有望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充電線上線下的新能源汽車完整生態,充電樁細分行業將重構價值,有望帶領新能源汽車板塊估值中樞上移。建議布局以下三條主線:一是充電設施供應與建設,相關個股可關注奧特迅、上海普天、科陸電子、中恒電氣、萬馬股份等;二是充電樁運營。在部分試點城市,充電樁“重建設、輕管理”的跡象已逐步顯現。預計隨民營資本加速進入、發揮其積極性的同時,如何規范其發展也需引起重視;率先布局充電樁運營,實現盈利突破的企業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三是新能源汽車補漲股。
中恒電氣是高壓直流電源、通信傳輸電源領域的行業翹楚,并將其直流供電先進技術移植直流充電樁,使其供電效率與質量明顯優于市場同類產品。
易事特去年在東莞布局兩座充電站,一座汽車充電站,一座光伏一體化智能充電站,同時也在韶贛高速公路上設有充電站,此外,公司也在西安、重慶、蘭州、天津、濟南、香港等都有充電樁布局。公司產品線齊全,從直流到交流立式,交流壁掛,適用范圍廣,同時其采用數字化智能充電模塊,具有適用范圍寬、充電效率高、安全可靠、充電模式組合靈活以及保護功能完善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