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家公司并購規模逾2萬億 五行業成重組多發地(股)】并購重組歷來是市場中最為熱門的投資與炒作主題,而并購重組往往會讓一家公司脫胎換骨。近期,并購重組概念股的大幅上漲,令這一題材再度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點之一。
編者按:并購重組歷來是市場中最為熱門的投資與炒作主題,而并購重組往往會讓一家公司脫胎換骨。近期,并購重組概念股的大幅上漲,令這一題材再度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點之一。據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截至昨日,上市公司累計發生2915起并購重組事件,涉及上市公司1466家,合計總金額約為2.19萬億元。從并購重組股行業占比來看,房地產、傳媒、通信、醫藥生物和計算機等五大行業并購重組上市公司家數占行業公司總家數的比例居前,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并購重組事件的多發區域。今日本版特對上述行業和相關公司進行深入分析,以饗讀者。
房地產超七成公司涉足并購重組
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共有101家上市公司涉及并購重組,占行業內成份公司家數比例為70.14%。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行業競爭加劇、企業戰略調整及地價持續走高等多方面的原因,催化房地產行業并購頻現。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里,房地產行業每年的并購金額增長均超過一倍,去年一年,在北京、四川、武漢三地,已有上千家房企“消失”。有相關研究機構報告指出,在房地產行業基本面見頂的整體大環境下,勢必存在中小企業的退出和轉型,市場份額向著擁有品牌優勢、規模優勢、成本優勢等大型重點房企轉移的現象,對于大型品牌房企而言,這恰好是機會所在。
在資金鏈承壓、融資成本高企的情況下,業內人士指出,一些中小房企盤點自己的資產,盤點可以“割肉”的家當,同樣能取得不錯收益。對于大房企而言,借助并購,可以憑借自身較強的開發能力和運營能力將所并購項目扭虧為盈實現利潤,并借此獲得更多土地儲備,實現逆勢擴張。房地產業的確已迎來收購兼并的最好機會,兩極分化正在加劇。
目前,房地產市場跌宕起伏進入調整期。面對市場新格局,包括萬科、萬達等龍頭企業及中天城投、濱江集團等中小房企在內的眾多房企均已提出戰略轉型計劃,“互聯網+”、養老地產、大金融等轉型方向備受房企青睞。房地產行業的變遷正在促使房企加快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01家涉及并購重組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中,目前仍有13家公司處于停牌狀態,這13家公司分別為,綠地控股、萬家文化、匹凸匹、中房股份、迪馬股份(行情600565,買入 )、蘇州高新、棲霞建設、新潮實業、深大通、大港股份、萬澤股份、招商地產、銀億股份.
而其他已恢復交易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可謂備受市場關注,下半年以來,綠景控股股價已經翻倍,期間累計漲幅已突破123.51%,三湘股份、深大通期間累計漲幅也已突破50%,此外,市北高新、實達集團、西藏城投、中房地產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位居前列。
2015年9月份,天安人壽以現金認購綠景控股非公開發行的2.3億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20.72%。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天安人壽將持有2.3億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20.72%,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對于綠景控股,銀河證券表示,公司目前房地產業務無土地儲備及新建項目,現有項目主要是尾盤及存貨的銷售,包括廣州市花都區金碧御水山莊剩余別墅、車位及佛山市順德區瑞豐譽暉花園的車位,賬面值約1億元,而定增項目培育期需3年至5年,預計2015年至2016年公司業績不會有明顯改善,但公司轉型醫療堅決、而醫療服務行業未來空間大,給予“推薦”評級。
從行業角度看,愛建證券表示,房地產行業處于長周期的調整期,去庫存壓力大。從房地產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數據來看,房地產企業多為應對行業調整作了充足的準備。房地產企業也做出了各自的選擇以應對行業變化,其中大多數公司或多或少地對業務做了調整和轉型。預計2016年房地產市場仍將處于政策寬松的環境之中,且仍將有新的刺激政策出臺。政策將為房地產行業起到疏導作用,以保持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為其在迷霧中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