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里打不死的“小強” 大體上長這樣】股災前領漲、股災后又都能馬上收復失地的個股總體上要么業績優異、要么有強大題材,還有一點,就是盤子足夠小,這樣的個股具有A股“小強”的特質。
股災前領漲、股災后又都能馬上收復失地的個股總體上要么業績優異、要么有強大題材,還有一點,就是盤子足夠小,這樣的個股具有A股“小強”的特質。
25日,滬市成交3808億,深市成交6391億元,深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表現明顯強于滬市,兩市漲停的141只非ST股中,深市占了104只,其中中小板47只,創業板39只,又是深強滬弱,中小創出盡風頭!
這樣的局面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今年的幾波上漲行情中,深市股,尤其是中小創股總能成為行情的急先鋒,即便是在股災后的恢復行情中,中小創也擔起了反彈行情的主力。
上半年,滬指自年初至牛市頂峰漲幅超過50%,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漲幅均超過100%,在多項主要指數翻倍的情況下,股價翻倍的個股超過1800只。
不過突如其來的調整打亂了市場上漲節奏,個股泥沙俱下,上半年還牛氣沖天的股票多數在隨后的股災中重挫,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均腰斬,兩市甚至出現多只跌幅超過70%的股票。然而隨著8月、9月市場開始反彈,諸多個股迅速恢復元氣,很多個股甚至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現,年初至今年6月12日牛市最高峰時,兩市漲幅超過200%的個股達602只。在上述個股中,406只個股在隨后而來的股災期間(6月12日至8月26日)股價腰斬,220只個股跌幅超過60%;8月26日至今的恢復性行情中,除3只目前的停牌股江山化工、銀江股份、騰邦國際外,其余全部上漲,220只個股平均反彈幅度高達62.68%。
通過梳理發現,8月26日以來恢復性行情中反彈幅度超過80%的個股中,多數具有時下熱門概念,如高送轉、虛擬現實、國家隊等。如具有多種火熱題材的易尚展示,既具有高送轉概念、又具有虛擬現實概念,在8月來的恢復上漲行情中漲幅也最大,漲幅接近400%。
從所屬行業來看,主要分布在計算機、傳媒、化工等行業,這樣一些行業是近來業績靚麗,或景氣出現改善的行業。
最為明顯的是,這些個股多數屬于中小創個股,當前市值多不超過100億元。
總體來看,這些經歷股市風雨,股災前領漲、股災后又都能馬上收復失地的個股總體上要么業績優異、要么有強大題材,還有一點,就是盤子足夠小,這樣的個股才具有A股“小強”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