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北京迎來史上最密集土地出讓期,而此前一直低調的昌平區也迎來多地塊成交,成為市場新熱點。11月19日-23日,昌平區已拍出了五宗經營性用地,土地出讓金總額超過137億元,土地單價最高也突破4萬元/平方米。
臨近年底,北京迎來史上最密集土地出讓期,而此前一直低調的昌平區也迎來多地塊成交,成為市場新熱點。11月19日-23日,昌平區已拍出了五宗經營性用地,土地出讓金總額超過137億元,土地單價最高也突破4萬元/平方米。
5地塊集中成交樓面價最高4.3萬元/平方米
近期北京土地市場迎來暖冬,繼豐臺地王熱之后,土地頻繁成交的昌平區也成為市場新熱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11月26日,2015年昌平區共成交了10宗經營性地塊,而11月19日-23日就連續成交了五宗地塊。
11月23日,位于昌平區小湯山鎮(北京未來科技城北區)的兩宗住宅、多功能土地出讓,被北京未來科技城+華潤聯合體分別以33億元、17.2億收入囊中。
11月19日,昌平區北七家三宗地塊出讓,吸引了保利、中糧、萬科、華潤等眾多房企激烈爭奪。其中國瑞地產以44.96億奪得兩塊,據業內測算,兩地塊的純商品住宅樓面價分別為3.65萬元/平方米和4.3萬元/平方米,刷新昌平區的地價新紀錄。
除國瑞外,11月19日保利和北京未來科技城聯合體也以42億元底價競得北七家鎮(北京未來科技城南區)地塊,規劃建筑面積47.564萬平方米。
此前在10月23日,龍湖平安聯合體、泰禾集團分別拿下位于昌平南邵的中關村科技園東區兩地塊。記者根據北京市土地局公布數據統計,截至目前的一個月內,昌平就有7塊經營性用地出讓,其中6塊用地均為住宅或含住宅用途的多功能用地,成交十分活躍。
業內認為平衡總價和品質成關鍵
記者了解到,去年昌平北七家集中出讓的土地多以底價成交,今年成交的商業金融等土地中也不乏底價成交的地塊。為何今年昌平區域的住宅土地會受到熱捧,單價創下新高?
“早期昌平的別墅產品集中在小湯山一帶。近些年南邵等昌平新城區域里也陸續有剛需產品在售。昌平新城由于距離老城較近,共享了生活配套和交通資源,因此吸引了西北部剛需客群。而北七家等鄰近未來科技城的區域,隨著高端產業進駐,開發商對于區域內的客群也抱有信心。”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如是說。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未來科技城位于昌平區東南部,溫榆河貫穿其間,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0平方公里,規劃總建面約8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000億元。目前已有神華集團、中國商飛、中國國電等15家中央企業研發機構率先入駐該園區,建成后入駐科研人才約4萬人。未來這里將著力建設全球創新人才最密集、創新成果最豐富、創新機制最靈活的區域之一。
雖然有未來科技城等產業利好,但業內對于昌平近期出讓的高價地塊前景仍持謹慎態度。“在土地價格上漲、各項目都打出品質牌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總價和品質之間的關系成為項目取勝市場的核心。”郭毅表示。
■ 板塊掃描
北七家:改善型樓盤為主
11月昌平北七家成交了三塊土地,成為昌平的熱門板塊。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北七家在售的項目以別墅等改善型產品為主,如遠洋傲北、華墅山、北辰紅橡墅等項目在售。此前,北七家附近也有TBD云集中心、金融街·金色漫香苑等綜合體項目和洋房項目在售。
此外,北七家目前在售的二手樓盤有東方普羅旺斯一二三期、碧水莊園,其中東方普羅旺斯三期均價為4.9萬/平方米左右,碧水莊園則在6.8萬元/平方米左右。
業內人士指出,毋庸置疑,未來科技城是北七家區域最大的利好之一。北京未來科技城是中央為實施“千人計劃”、建設創新型國家而確定的一個重大科技工程項目,也是未來北京高新人才的聚集區。
遠洋傲北的工作人員介紹,項目很多業主都來自進駐未來科技城的企業員工。未來科技城的主體是產業用地,住宅多為定向人才公寓,隨著區域里生活配套的不斷完善,以及未來科技城的進一步開發建設,區域里的置業需求也會進一步提升。
郭毅表示,未來科技城出讓地塊為共建混合用地,主要是為園區內的居住和置業需求。目前北七家在售的低密產品單價在兩萬多到三萬多不等,洋房類的改善型產品并不多,因此未來項目入市面對的壓力并不會太大。另一方面,地塊配建的政策房也可以幫助企業快速實現資金回籠。
南邵:主打剛需、剛改樓盤
南邵是昌平的另一個土地熱點。南邵所在的昌平新城板塊近年來被地鐵線激活,成交活躍,昌平線一期開通前后,帶動了區域內剛需項目銷售。目前,伴隨著地鐵昌平線二期開通臨近,以及8號線三期建設的推進,南邵板塊更受關注。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邵區域附近有中國鐵建·尚城匯、路勁世界城、北京風景等剛需、剛改項目,以及金隅瀾灣等少數低密項目在售,售價從20000-25000元/平方米不等。
“昌平新城緊鄰老城,可以共享老城相對成熟的生活配套資源。同時昌平線的開通,高教園區的進駐,也為區域導入了大批來自中關村、上地等城西區域的剛需客群。”郭毅介紹。
不過,在業內看來,南邵所在的昌平新城和昌平老城區,目前產品趨于同質化,多以剛需剛改為主,伴隨著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均面臨產品需要改善升級的情況。
金隅瀾灣的工作人員也介紹,目前項目的客戶里,很大一部分來自昌平本地。“老城里很多住房的房齡都在十幾年,隨著客戶家庭結構和經濟實力的變化,他們也想要在熟悉的生活片區里找到合適的改善型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