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原油庫存或下降支撐油價 11月OPEC產油增加成攔路虎】市場預期美國上周的原油庫存將繼續下滑,給油價提供了支撐,不過OPEC11月產量持續增加依然限制油價的反彈空間。
周二(12月1日)國際油價震蕩微漲,美原油1月最高觸及42.0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1月期貨期貨最高觸及44.89美元/桶,市場預期美國上周的原油庫存將繼續下滑,給油價提供了支撐,不過OPEC11月產量持續增加依然限制油價的反彈空間。
周三(12月2日)凌晨美國5:30將出爐美國至11月27日當周API原油庫存,前值為增加260萬桶,周三晚間將公布美國至11月27日當周EIA原油庫存數據,前值為增加96萬桶,市場預期將下滑112.5萬桶,給油價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據普氏能源調查,截至11月2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則可能下降120萬桶。因秋季設備維護結束促使煉油廠生產活動增加,給原油庫存施加了下降壓力,而面對供應量和煉油開工率的上升,預計美國汽油庫存增長13萬桶,餾分油庫存增長10萬桶。
不過,美國一國的數據依然難以從根本上撼動OPEC組織這個“龐然大物”。
據外媒調查,OPEC產量11月增加13萬桶/日,沙特和伊拉克產量較為突出。月產量增幅最高的當屬伊拉克,該國也是今年國際上供應增長最快的來源。
調查中有消息人士稱,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產量也增長,該國將更多原油出口到海外,同時煉油廠增加原油使用,抵消了國內電廠使用量季節性下降。
根據調查,沙特11月產量為每日1035萬桶,距離6月所創紀錄高位每日1056萬桶不遠。
調查還顯示,伊朗11月的石油供應持平。在遭制裁之前,伊朗是OPEC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如果對伊朗的制裁解除,則OPEC的產量2016年或進一步提高。
此外,持續性全球供應過剩的擔憂可能也會繼續限制漲幅,中國的經濟數據疲軟表明該國石油需求可能會減緩加劇了這種擔憂。
數據顯示,中國的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10月的49.8跌至11月的49.6,為2012年8月以來最低,且連續第四個月低于50的基準水平。該指數高于50表明經濟活動擴張,而低于這一水平的一個數字表示收縮。
數據還顯示,中國11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錄得48.6,雖稍優于預期的48.3,但仍處于50以下,表明經濟仍然有下行壓力,通縮壓力加劇。
匯通分析認為,技術面上來看,油價短線仍有一定的反彈空間,不過全球供應過剩的壓力實在太大,且在較長時間內都難以改善將限制油價的反彈空間,周五(12月4日)OPEC如果意外釋放減產信號,市場情緒才有可能得到較大的改善,否則,油價的反彈將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