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業進入政策期 中長線機會再現】經歷周二的上漲之后,周三環保股出現大跌,但業內認為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如果達成確定性協議,節能環保行業或迎來國內進一步的利好政策,對環保股將構成中長線利好。
經歷周二的上漲之后,周三環保股出現大跌,但業內認為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如果達成確定性協議,節能環保行業或迎來國內進一步的利好政策,對環保股將構成中長線利好。
消息面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舉行,會議旨在達成一項抑制全球氣候變暖的協定。
機構預測,與此前的氣候會議不同,這次參會各方以確實的行動支持巴黎會議的順利召開,尤其是中美的連續表態,更是為達成確定性的協議打上一劑強心針,未來新氣候機制的形成有望推進國內相關政策的制定與落地,節能環保產業投資機會得以凸顯。
投資規模有望達17萬億
商務部副部長高燕近日出席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時宣稱,當前我國政府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十三五”時期,綠色發展將成為引領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節能環保全社會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7萬億元。
有觀點指出,中國有碳減排40%以上的承諾,工業的節能減排和碳交易成為實施戰略的重要抓手。
碳處理分為碳交易、碳捕捉與封存,目前這兩部分市場在國內均處于萌芽階段,從全球來看,碳交易在國外發展較為迅速,市場相對成熟;碳捕捉與封存目前處于新生階段,行業潛力巨大。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潛力巨大。 根據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測算,若全國碳交易市場成立,覆蓋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擴大至30億-40億噸。僅考慮現貨,交易額預計達12億-80億元;若考慮期貨在內,交易額將大幅增加,達600億至4000億元。
相關研究機構指出,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
事實上,我國目前已有7大碳排放交易試點積累經驗,為全國碳交易市場打基礎。
自2013年6月18日開始,深圳、上海、北京、廣東、天津、重慶、湖北7大省市碳排放交易試點陸續展開,所覆蓋的碳排放量約為10億噸,其中交易量約在4000萬噸左右規模,交易金額達10億元。
2011年底,國家發改委正式確定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7個省市作為交易試點;經過2年時間發展,試點省市的整體方案制度設計、技術標準體系開發、企業排放數據收集、碳排放交易平臺設計等已經基本完成。2013年6月,深圳正式啟動交易試點,隨后其他試點城市也開始正式啟動,未來借政策東風,行業有望實現快速發展。
三條主線尋找受益標的
國泰君安認為三類上市公司將分享到低碳經濟帶來的投資機會。
主線一是能源替代相應公司。國泰君安分析,新能源作為清潔能源,在保護氣候環境方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風能、光能還是核能,在能源儲備、環境友好度上較傳統的化石能源有較大優勢;此外,新能源汽車也在能源替代中起到重要作用。受益組合包括:江淮汽車、大洋電機、天順風能、首航節能、長青集團等。
主線二是節能儲能相應公司。國泰君安指出,如何在能源使用過程中做到讓能源損耗最少、使用率最高,是節能儲能公司的價值所在。受益組合包括:科遠股份、南都電源、圣陽股份、中材節能、紅寶麗、南玻A等。
主線三是碳處理主題投資機會。國泰君安認為,未來碳處理主要的投資機會集中在碳交易與包括碳捕捉、碳運輸和碳封存的各個環節內。受益組合包括:中電遠達、置信電氣、深圳能源、雪迪龍、愛康科技、清新環境等。
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指出,巴黎氣候大會如若談判達成約束性卋議,將對產業產生實質性影響,進一步刺激板塊上行。
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推薦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長青集團(未來三年業績超高速增長)、中國天楹(傳統穩健+擴容拓展新利潤點)、迪森股份,工業節能領域的神霧環保,環境監測領域的先河環保、聚光科技,及碳排放交易的中申遠達。
主線一能源替代相應公司。 受益組合包括:江淮汽車、大洋電機、天順風能、首航節能、長青集團等。
主線二節能儲能相應公司。受益組合包括:科遠股份、南都電源、圣陽股份、中材節能、紅寶麗、南玻A等。
主線三碳處理主題投資機會。受益組合包括:中電遠達、置信電氣、深圳能源、雪迪龍、愛康科技、清新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