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當代置業早已開始布局金融領域。10月舉辦的當代置業西安品牌發布會上,推出眾籌+VR模式,則由當代置業成功孵化的全國首家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平臺——“無憂我房”帶來。
告別了“黃金十年”的房地產行業,進入所謂的“白銀時代”,轉型成為眾多房企不得不面臨的問題。房地產市場進入“新常態”,利潤率下滑對于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來說,開始尋求與多種產業融合,通過跨界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近段時間,房企積極布局房地產金融業務,11月30日當代置業與平安大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拓展金融領域。業內人士認為,房企布局金融,可通過多元化業務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收益,今年房地產金融發展勢頭較好,對于處在轉型期的房企而言,房地產+金融成為重要的突破口。
當代置業開始布局
11月30日,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與平安大華達成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公告顯示,當代置業間接全資子公司當代節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訂立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行業專家認為,此次合作是當代置業嘗試拓展金融業務,能有效拓寬融資渠道。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平安大華匯通將以成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方式為當代節能提供金融服務,包括資產管理計劃投資、融資籌劃、資產證券化以及應收賬款及股權質押融資等合作方式。平安大華匯通亦同意向當代節能及若干與當代節能關聯的創新型公司及互聯網金融公司提供現金管理類金融服務,包括流動資金投資管理、企業凈值提升管理、貸幣基金產品結算管理等方式。
事實上,當代置業早已開始布局金融領域。10月舉辦的當代置業西安品牌發布會上,推出眾籌+VR模式,則由當代置業成功孵化的全國首家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平臺——“無憂我房”帶來。
眾多房企落子金融
面對利潤率下滑等困境,眾多房企開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布局房地產金融業務。從目前房企布局“大金融”的領域來看,幾乎涉及包括銀行、保險、券商、交易所、信托基金等在內的方方面面。
諸如恒大、萬達、綠地、泛海控股等眾多知名房企也涉足房地產金融領域,繼恒大收購華夏銀行股權之后,恒大人壽也于恒大再次奪得亞冠之后正式亮相。據了解,去年1月恒大發布公告稱,公司已透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收購共402695498股華夏股份,總代價為人民幣33億元,當時恒大收購華夏銀行股份占華夏銀行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522%。業內人士稱,當時已有不少房企有投資銀行的計劃和行動,去年下半年至今,萬科參股徽商銀行、新湖中寶與溫州銀行進行戰略合作等諸多案例。
再如,日前泛海控股就以10.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民安保險51%的股份。在成功收購民安保險后,加上先前的民生證券、民生信托,泛海控股的金融版圖呈現出證券、信托、保險的“三駕馬車”模式,其綜合金融布局初步形成。
房地產+金融成轉型突破口
去年下半年以來,無論是迫于中長期房地產行業發展空間局限性,還是企業的多元化戰略發展的需要,還是為了迎合經濟結構調整市場背景下的城鎮化發展機會,以及為了降低融資成本的需要,品牌房企謀求轉型投資的趨勢在2014年下半年以來逐漸顯現,而積極布局金融領域也成為行業共識。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就房企積極布局“大金融”來講,主要體現其五大戰略圖謀:一是多元化業務謀求較高的投資回報收益;二是通過“大金融”的戰略布局,提供融資的便利,降低房地產業務的融資成本;三是與房企“地產+X產業”發展戰略形成協同發展格局,促進地產與金融的協同發展;四是以物業服務為接口,賺取增值服務收益;五是促使市場向“金融業+加工業”變革。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很多房企跨界做金融,其實就是希望擺脫對傳統土地增值模式的依賴,通過控股金融企業,能夠促使新一輪資本投資朝更富有競爭性和前瞻性的產業導入。地產行業與金融結合,還可能衍生出一些新的行業,如投資壽險,能夠為后續養老及休閑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