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幾乎是全國土地的狂歡月,尤其是北上廣三大城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雙雙井噴。隨著11月30日廣州批量出讓10宗住宅以及商業用地后,今年賣地總金額達到839億元,提前一個月超越了去年。
11月幾乎是全國土地的狂歡月,尤其是北上廣三大城市,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雙雙井噴。隨著11月30日廣州批量出讓10宗住宅以及商業用地后,今年賣地總金額達到839億元,提前一個月超越了去年。
廣州溢價率較其他熱點城市低
據CRIC數據統計,一線、三線城市11月土地成交金額、成交面積均現環比上升。其中成交建筑面積710萬平方米,環比大幅上漲95%,成交金額1015億元,較10月份大增137%,平均溢價率28.99%。但二線城市方面,成交面積、成交金額均下滑10%左右。
CRIC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土地市場的高熱,一方面固然是來自于需求面、即企業信心回暖的支持,但供應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視。本月CRIC監測的300城經營性土地共出讓391幅, 較上月增加37幅。以北京為例,本月北京市共出讓了17塊經營性用地,而廣州更是超過了20宗,達到歷史以來較為罕見的推地高峰。
一線城市平均溢價率28.99%,北京市出讓的17塊經營性用地中,有9宗土地封頂溢價。而蘇州、南京、佛山等關注度較高的二線城市溢價率也高企,蘇州、南京平均溢價率超過了50%。
相比之下,廣州溢價率整體并不高。在上月出讓的超過20宗經營性用地中,僅有少數宅地出現溢價成交,大部分地塊都以底價出讓。番禺市橋南宅地溢價最高,是唯一一塊進入競配建環節的地塊。成交樓面地價16401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49%;另外,雖然廣鋼新城第三批地價再次拍出19000元/平方米,相比首批出讓地塊超過2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顯得略為理性,溢價達28%-29%。
作為近兩年供地大熱門的廣鋼新城,經過三批土地出讓已經云集了近10個項目。目前已有2-3個項目推出市場,平均售價約3萬元/平方米,遠低于地塊出讓時的估價,這也是抑制本次廣鋼新城地價的有效原因。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在2013年地王頻出之后,近兩年廣州地市瘋狂程度已有所收斂,不時出現部分地塊流拍或者中止出讓,但是起拍價卻始終處于較高的水平。除此之外,廣州較為理性的房價也難以支撐過高的土地溢價。
本土大鱷集體回歸土地市場
從去年開始,過江龍屢屢在廣州尋求發展的機會,幾乎每一次優質地塊的出讓現場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去年以合作身份進入廣鋼新城的葛洲壩上月在舊地再下一城,并表示將獨立完成開發。除此之外,尚未把握好機會的上海旭輝地產也多次出招,還不時可見平安、華發等房企。
不過從結果上看,在上月大量地塊的比拼中,本地房企似乎決心更大。碧桂園輕松奪下南沙進港大道宅地,時代在番禺市橋南地塊競拍中艱難殺出重圍,保利單日分食廣鋼新城和荔灣百花香料廠地塊。 對比去年過江龍成為絕對主角的情況,業內人士分析,本地房企實際上也進入了補充土地儲備的階段。而越秀地產從去年11月開始,就已經在廣州市場連奪三宗地。富力、豐實等企業也多次成為競拍市場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