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對亞洲經濟影響幾何?幾家歡喜幾家愁】本周以來,國際油價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以來最低的水平,這對依賴原油出口國的經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也讓一度高漲的能源公司股價下跌。(匯通網)
本周以來,國際油價降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以來最低的水平,這對依賴原油出口國的經濟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也讓一度高漲的能源公司股價下跌。
但有分析師指出,低油價會幫助新興市場國家和精煉廠商提高可支配收入并增加利潤。
BMI研究所原油與天然氣分析師彼得·李說:“更便宜的原油可以增加精煉廠商的利潤,更低價的進口原油會刺激消費,促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
上周,OPEC決定維持每天3千萬桶的產量,這致使美國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降到七年來最低水平。而李先生說:“亞洲地區對精煉石油的需求依然很大,這個也讓精煉廠商更多地生產高利潤的產品。”
由于對汽油和航天燃料的強烈需求,中國11月原油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7.6%。數據顯示中國今年截至11月份原油進口增加了8.7%,總進口3億2百萬噸,大約為每天661萬桶。同時,低油價也促使中國更多地貯存石油作為自己的戰略貯備。
亞洲的一些將消費作為經濟主要增長點的新興經濟體,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也會更多地進口原油。
BMI的分析師表示:“更廉價的石油在接下來的幾年會促進消費,加速工業化進程并且助力這些經濟體的增長。”事實上,西太銀行在最新的亞洲市場報告中提到,雖然印度的市場信心普遍不足,但企業已經基本接受一些商品價格長會在長時間內保持低價的事實,這對于未來市場的預期有一定的幫助。
然而,原油價格長時間的低迷對于嚴重依賴原油出口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詛咒。亞洲受到影響的會是依賴石油出口來支撐政府收入的國家,比如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東帝汶和文萊。
李先生表示:“我們預測原油低價會讓這些政府縮減支出同時影響到中短期的經濟增長。”
原油低價最嚴重的影響應該會出現在東帝汶和文萊,這兩個國家原油出口分別占了政府收入的73%和96%。
雖然馬來西亞近來受到許多不利因素的困擾,包括其貨幣,國家投資基金的大規模損失還有總理身陷腐敗丑聞,但其不太容易受到油價暴降的影響。
作為東南亞主要的產油和出口國,馬來西亞早就開始投資石油的下游產業,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分析師指出:“原油低價對馬來西亞的許多企業來說是減少成本的因素,包括運輸業,化工廠,還有計算機行業,計算機行業對于電力的要求很大。同時無石油無關的出口商還會享受到更有競爭力的匯率和更便宜的油價雙重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