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12月最新發布的投資報告中“識別”出15個流動跨式期權的買入良機。
2015年已行至末尾,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12月最新發布的投資報告中“識別”出15個流動跨式期權的買入良機。
美國知名博客類財經網站Zerohedge根據建議,總結了歷史財報季前后的市場變化得出結論——平價跨式期權在這一重大風險事件之前會被系統性低估。在財報發布之前的12月早期買入跨式期權能夠帶來平均10%的收益回報,而相關期權的長期平均回報率為2%。
如下表,跨式期權買入法過去20年中的15年取得了正收益:
又如下表,跨式期權當前的交易成本僅略高于歷史財報發布季,Zerohedge在文中指出,“CarlMax、Accenture、甲骨文的期權交易成本尤其低廉。”
提示:如果股價在到期日收盤觸發行權價,跨式期權的買家還是有可能輸掉期權交易成本。
跨式期權
跨式期權(Straddle)又被稱為“同價對敲”,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組合期權投資策略,是指投資人以相同的執行價格同時購買或賣出相同的到期日相同標的資產的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
跨式期權組合策略通過在市場上漲時履行看漲期權,而在下跌時履行看跌期權,而使期權的購買者享受價格波動較大的好處。風險是如果價格只小幅波動,價格的變化過小,無法抵償購買兩份期權的成本。
什么是期權?
期權又稱為選擇權,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指在未來一定時期可以買賣的權利,是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量的金額(指權利金)后擁有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指美式期權)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指歐式期權)以事先規定好的價格(指履約價格)向賣方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
從其本質上講,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時間內對于是否進行交易,行使其權利,而義務方必須履行。在期權的交易時,購買期權的一方稱作買方,而出售期權的一方則叫做賣方;買方即是權利的受讓人,而賣方則是必須履行買方行使權利的義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