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智庫峰會(T20)啟動會14日在北京舉行,當天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G20在增長動力、結構性改革、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存在挑戰。
二十國集團(G20)智庫峰會(T20)啟動會14日在北京舉行,當天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G20在增長動力、結構性改革、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存在挑戰。
這份題為《G20:從2016到2030》的研究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指出,目前G20存在三方面挑戰:一是如何找到全球增長新動力;二是如何推動全球經濟結構性改革;三是如何規劃未來全球可持續發展。
報告認為,G20已經做到使主要經濟體之間就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持續溝通,盡力避免負面政策外溢效應,從而使世界經濟出現復蘇勢頭。但面對以上挑戰,G20將不得不推進改革和創新,以促使全球經濟抓住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并落實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報告還指出,G20機制正在發生兩大轉型:一是從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二是從周期性政策向結構性政策改革轉型。由此,G20的目標也變得更為長遠,從解決短期性問題為主轉變為追求激發長期增長潛力和增強內生增長動力。這使得2016年中國G20峰會將具有“承前啟后”的意義,不僅要從功能上推進G20向長效的發展合作機制轉型,也要在政策實施周期上謀劃到2030年的時間軸。報告提出了“2016-2030年G20政策路線圖”,包括四個方面和三個階段。
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的近百家頂級智庫代表、部分政要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會議,為踐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理念出謀劃策。
自2015年12月1日起,中國正式“接棒”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這是中國首次主持和主導“全球治理頂層設計”。中國峰會主題在延續2015土耳其峰會“3個I”的基礎上,確定為“4個I”。中國將同各國一道就構建創新(Innovative)、活力(Invigorated)、聯動(Interconnected)、包容(Inclusive)的世界經濟共同努力。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展開。
“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要緊扣G20杭州峰會的主題,希望為世界經濟開出良方。”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在主持啟動會時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