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初履新百日亮4G+新劍 聯通再出發醞釀超車】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正如通信專家項立剛所言,中國聯通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聚焦到4G和4G+,現在不晚,只要猛沖,就有機會”。
站在4G發牌兩周年的關鍵時間節點上,王曉初燒出了履新中國聯通后的“第一把火”:以“實施聚焦戰略,創新合作發展”為出發點,發布“沃4G+”新戰略,包括4G+網絡、4G+產品、4G+終端、4G+渠道、4G+運營五個方面,誓言“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兩年來,在3G與4G建設之間一直搖擺不定的中國聯通終于痛下決心,開足馬力火拼4G+。至此,三大運營商悉數入場4G+.
在4G大干快上、5G鼓點漸近的當下,面對用戶的持續流失和凈利的不復往日,中國聯通不得不孤注一擲,而欲借4G+彎道超車,再度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亟待從資費、信號、終端等方面提高服務。
不再搖擺:戰略聚焦4G+
時值4G發牌兩周年之際,一直在依靠3G精品網與全面發力4G之間左右互搏的中國聯通,終于告別搖擺與徘徊,重磅發布“沃4G+”戰略,開始了火拼4G+的征途。這是中國聯通為加快4G發展進行的一次戰略升級,也是王曉初調任中國聯通董事長三個多月后首次公開詮釋聯通新戰略。
據悉,聯通“沃4G+”戰略,徹底顛覆了以往2G、3G、4G兼顧、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重點聚焦4G,包括4G+網絡、4G+產品、4G+終端、4G+渠道、4G+運營五個方面,把有限的的資源用到了刀刃上。
一方面,“4G+”戰略聚焦4G網絡覆蓋更完善、網速加倍提升、語音通話體驗更好三大亮點。據介紹,目前,中國聯通“4G+”雙載波聚合的峰值速率下行已超過300Mbps,上行超過75 Mbps,理論網速是4G移動網速的一倍以上;隨著多載波聚合等技術的推出,未來移動網速將逐步提升至1Gbps。換而言之,“用戶下載一部2GB高清電影只需1分鐘,而上傳一段10MB文件只需1秒”都不再是夢。與此同時,中國聯通將利用載波聚合、VoLTE、VoWiFi等新技術為用戶提供極致的網絡體驗,預計2015年底將率先全網開通高清語音通話功能,通話品質將獲得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產品、終端、渠道和運營同步升級優化。譬如,終端上,中高端堅持“全網通”,把“沃易購”打造為國內最大的、開放式的通信產品交易平臺;渠道上,2016年在用戶側將推出550多億的巨額補貼策略,定制、非定制機均可享受合約惠機,同時渠道側將提供終端酬金與終端合約放號獎勵,通過開放定制、統一供應以及連鎖經營,最終實現1.5億臺的銷售目標。
中國電信今年7月率先發布“天翼4G+”品牌,并于8月在部分重點城市先行試點,計劃今年年底前在40到50個主要城市推出4G+服務。中國移動的4G+也已在廣東、上海、江蘇、安徽、浙江五省市進行試點應用,今年年底前將在北京五環內開通4G+。至此,三大運營商的4G+布局皆已浮出水面,4G競爭全面升級。
孤注一擲:打響“圈粉”關鍵一役
中國聯通的4G+“提速運動”,與其說是為加快4G發展的戰術性升級,不如說是一場用戶圈地保衛戰。尤其是在國家力倡提速降費的背景下和自身收入增速下滑、用戶增長觸頂的壓力之下,4G+同場競技意義更為凸顯。
從用戶數看,2015年10月份運營數據顯示,中國聯通延續了前9個月的頹勢,繼續流失大量用戶,10月份移動用戶減少30.6萬,從今年2月份到10月份累計流失移動用戶1191.6萬。據此計算,每月平均流失的用戶數量約100萬。中國移動4G用戶總數達2.67310億戶,總用戶數達8.24億戶,而中國聯通3G/4G用戶數僅1.76485億戶(截至11月份,中國聯通4G用戶量為6000萬),差距懸殊。
從盈利看,三大運營商發布的今年前9個月的業績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凈利潤保持個位數增長,而中國聯通則受收入同比下降、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支出下滑等影響,營業收入2119.13億元,同比下降1.6%;凈利潤81.8億元,尚不及移動的十分之一,同比下降22.6%,創三年來新低。
此外,中國聯通甚至遭投行集體唱衰。縱觀中國聯通的股份走勢,在今年4月達到最高的10.74元后就直走下坡路,以12月9日的6.09元相對照,基本上腰斬一半。
亡羊補牢:信號、資費、終端三箭齊發
當前,4G發展如火如荼:中國移動走得最早也跑得最快,截至今年7月底已建成94萬個4G基站;中國電信計劃今年內建設超過46萬個4G基站;而中國聯通則計劃在年內建設50萬個4G基站。與此同時,5G標準也正進入全球統一加速階段: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確定了研發5G移動系統的路線圖及其名稱“I.T-2020”;中國電信與廣東省政府簽訂了合作計劃,將率先在廣東開展5G移動通信網絡試用與部署;而中國移動牽頭的“下一代系統架構設計”立項也獲全球48家企業的支持。
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這艘漩渦里打轉的大船,在找準前進的航向后,究竟能走多遠?
在4G+的“圈粉”路上,中國聯通還需從三個方面提升服務品質。就信號而言,目前,即使在大城市,一些樓宇和小區的4G信號(尤其是室內信號)覆蓋質量仍然差強人意,尤其是各家運營商4G+網絡方才剛剛推行,還沒有大面積覆蓋的情況下,4G+要保持穩定,需要更先進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就資費而言,更高網速帶來的高流量對用戶來說也是一個考驗。盡管提速降費正在持續推進中,運營商下調流量資費是大勢所趨,但如何設定4G+相關資費,考驗中國聯通智慧。
就終端而言,用戶想體驗4G+網絡,就得更換能兼容4G+網絡的手機。盡管三家運營商已相繼推出了支持4G+的手機,但目前4G+手機的可選擇范圍仍較為局限,要吸引用戶大規劃更換兼容4G+的手機也需要拿出一定誠意。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正如通信專家項立剛所言,中國聯通這個轉變非常重要,“聚焦到4G和4G+,現在不晚,只要猛沖,就有機會”。